三花枪刀药根
《中华本草》:三花枪刀药根
拼音注音
Sān Huā Qiānɡ Dāo Yào Gēn
别名
土巴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三花枪刀药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estes triflora (Forssk.) Roem. Et Schul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枪刀药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m。茎直立或外倾,下部常膝状弯拐,上部具棱,被微柔毛。叶对生;柄长5-20mm;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两面被微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每边5或6条。花序腋生,穗状,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长1-2cm;总苞片4,2轮,对生,在外的一对合生成管,全长约8mm,有2枚苞片为钻形,长约3mm,的裂片,被柔毛,在内的一对较小,披针形,其内通常仅有花1朵;萼小,藏于总苞内,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长2-2.5cm,被柔毛,花冠管细长,喉部稍扩大,冠檐2唇形,上唇全缘,下唇阔,3浅裂;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通常比冠檐短,花药1室;子房每室有2胚珠,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长约10mm,下部藏于宿存的总苞内。种子近圆形,两侧呈压扁状,表面有小疣点。花期10-11月。2.三花枪刀药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叶对生;有柄;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3-1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浅锯齿。聚伞花序,1-5枝,花序生于枝端或上部叶腋,近无总梗;总苞2,叶状,倒披针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被短柔毛,长10-14mm;花萼4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5mm;花冠蓝紫色,长约15mm,外生短柔毛,冠桅二唇形,上唇线状披针形,下唇阔,3浅裂;雄蕊2,花药1室。蒴果长约9mm,上部有种子4颗,下部实心。种子小疣状点。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腰膝;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劳伤产科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海螺
- 棱子芹根
- 李根皮
- 黄荆沥
- 毛苦瓜
- 川党参
- 鬼盖
- 定心散
- 毛叶黄药
- 金橘核
- 纤花千金藤
- 竹鱼
- 鸡毛菜
- 洋草果
- 柔毛水杨梅
- 斑茅花
- 浙皖粗筒苣苔
- 芒萁
- 马比木
- 银耳
- 岩败酱
- 海藻
- 野樱桃根
- 芹花
- 七叶胆
- 冻青叶
- 华南铁角蕨
- 八目鳗
- 万年松
- 越橘果
- 萝藦
- 肉半边莲
- 软皮树
- 两色乌头
- 桂竹香
- 莎木面
- 臭黄荆子
- 木耳
- 打破碗花花
- 大山玄参
- 罗裙带
- 川楝子
- 椿白皮
- 吊山桃
- 青头菌
- 猫油
- 棠梨
- 米面蓊叶
- 乌蛇膏
- 大黄草
- 羊心
- 杏树皮
- 红茴香根
- 雪乌
- 火秧竻蕊
- 真藓
- 獐骨
- 桃儿七果
- 地龙
- 海粉
- 香胶木
- 揉白叶
- 鹭肉
- 鬼灯笼
- 金樱根
- 小花琉璃草
- 米仔兰
- 百合
- 牦牛角
- 油茶根
- 蒙疆苓菊
- 蔓荆子
- 水藁本
- 樟树果
- 棕榈花
- 铁线草
- 石斑鱼
- 吹风散
- 油柑叶
- 亚麻子
- 岩冬菜
- 麦撇花藤
- 油桐叶
- 月季花
- 岩松鼠骨
- 岩豆藤花
- 藤槐
- 油渣果
- 柚
- 老虎须
- 仰天钟根
- 圆瓣冷水花
- 岩兰花根
- 柚核
- 百尾笋
- 岩菖蒲
- 椰子瓤
- 榆荚仁
- 油渣果根
- 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