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参
《中华本草》:竹叶参
拼音注音
Zhú Yè Shēn
别名
白龙须、竹叶七、白毛七、豪猪七、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百尾笋、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竹林消、倒竹伞。
英文名
Root and Rhizome of Canton Fairybells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Fritillaria cantoniense Lour.]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0朵;花序柄短,顶端有1片与叶相似的苞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cm,花被片6,基部有距;雄蕊6,内藏;子房3室,长球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浆果球形,黑色。种子2-3颗。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弯曲,长5-10mm,直径约5mm,下面生有多数细根。根呈圆柱形,略扭曲,长4-10m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纹。质硬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根粗、色黄棕色为佳。
药理作用
万寿竹制剂对蛙、兔和狗匀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与西地兰、毒毛花苷比较,其减慢心率的作用更为明显。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祛风湿;舒筋活血;清热祛痰止咳。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骨蒸潮热;肺痨咯血;肺热咳嗽;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根熬膏涂。
各家论述
1.《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2.《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3.《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参
拼音注音
Zhú Yè Shēn
别名
黄竹参
来源
鸭跖草科紫背鹿衔草Murdannia divergens (C. B. Clarke)Bruckn.[Aneilema divergens C. B. Clark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贵州、云南。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补肺肾,镇咳,健胃止血。主治气虚头晕,耳鸣虚咳,病后食欲不振,吐血。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竹叶参
拼音注音
Zhú Yè Shēn
别名
白龙须、竹叶七、獆猪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贵州药植目录》),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药》)。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广东万寿竹的根及根茎。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广东万寿竹,又名:山竹花、一线香、竹节草、玉竹草、白子草、竹叶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1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朵,罕为5~7朵;花序柄短,顶部有一片与叶相似的毡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厘米,裂片6,基部有距;雄蕊6;子房3室。浆果球形,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
苦辛,凉。
①《云南中草药》:"苦,凉。"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
①《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③《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炖鸡、研末为散。外用:捣敷患处。
复方
①治小儿高烧:山竹花根适量,研末。每次一钱,日二次,冷开水送服。
②治手足麻痹:山竹花根二两,鸡蛋一个。水炖,服汤食蛋。
③治风湿痛:山竹花根六钱,红孩儿根五钱,茜草根、大血藤根、虎刺根各三钱。用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次服五钱至二两,早晚各一次。
④治腰痛:山竹花根适量,研末。每次二钱,水酒冲服,早晚各一次。(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⑤治风湿关节痛,痛经,月经过多,肺结核:白根药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炖鸡服。(《云南中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骨折,枪伤,疮疖,蜂窝组织炎:白根药(鲜)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⑦治毒蛇咬伤,引起昏迷:山竹花根二饯,研末,用万年青根三钱,煎水冲服。(《江西草药》)
备注
本品在贵州地区亦作百尾笋使用,参见"百尾笋"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泡
- 紫茉莉
- 紫荆根皮
- 乌蔹莓
- 紫红獐牙菜
- 紫花鱼灯草
- 紫藤子
- 铁箭岩陀
- 竹叶榕
- 鲦鱼
- 摇钱树根
- 五蕊梅
- 万年松
- 紫堇花
- 粘毛鼠尾草果
- 乌药子
- 乌蛇胆
- 乌骨麻
- 紫背金盘草
- 紫花络石
- 紫茉莉子
- 五角叶葡萄
- 展枝唐松草
- 紫绿草
- 真藓
- 竹节树
- 紫参
- 紫萝兰
- 紫藤
- 紫丁香
- 紫藤根
- 竹鱼
- 紫云菜
- 粘人草
- 吴茱萸
- 紫背菜
- 乌脚枪
- 乌药叶
- 紫啸鸫
- 紫筒草根
- 五脉山黧豆
- 紫贝
- 乌灵参
- 紫八宝
- 威灵仙
- 瘴气藤
- 紫木通
- 紫金标
- 红花山牵牛
- 紫桔梗
- 五味子
- 紫芝
- 五灵脂
- 紫金牛
- 竹节蓼
- 竹鸡
- 楮叶
- 鸢脚爪
- 蝈蝈
- 风花菜
- 川山橙根
- 鸢翅骨
- 泡桐叶
- 马唐
- 大丁草
- 薄荷素油
- 阿尔泰紫菀
- 新疆羌活
- 厓花子
- 香加皮
- 山木通根
- 黄细辛
- 三花枪刀药
- 水龙胆草根
- 鲛鲨白
- 阳起石
- 细叶桉
- 鹿尾
- 高粱乌米
- 海盘车
- 野罂粟
- 苏铁蕨
- 牛角瓜
- 皂角菌
- 土碎补
- 竹叶防风
- 乌毛蕨贯众
- 山藤藤秧
- 芸香
- 西洋菜干
- 装饰卷柏
- 团花龙船花
- 土黄连
- 藏青杠
- 苦马豆
- 榔榆皮
- 血党
- 小对叶草
- 粽粑叶
- 圆叶锦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