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根
《中华本草》:摇钱树根
拼音注音
Yáo Qián Shù Gēn
出处
本品以(木回)树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木回)树,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坚重,造船者取以为柁。叶如檀,秋时梢端结实,如红姑娘而长,三棱,中凹有绉,色殷红,内含子数粒如橘核。绛霞烛天,丹缬照岫,先于霜叶,可增秋谱,惟字书无(木回)子。”据考,其原植物与今之复羽叶栾树一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复羽叶栾树、全缘叶栾树的根、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2.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Mer.)T.Chen[K.integrifoliola Merr.]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采挖,剥皮或切片,洗净晒干。
原形态
1.复羽叶栾树 乔木,高可达20m以上。叶平展,二回羽状复叶,长45-70cm;叶轴和叶柄向轴面常有一纵行皱曲的短柔毛;小叶9-17片,互生,很少对生;小叶柄长约3mm或近无柄;小叶片斜卵形,长3.5-7cm,宽2-3.5cm,先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略偏斜,边缘有内弯的小锯齿,两面无毛或上面中脉上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有时杂以皱曲的毛;纸质或近革质。圆锥花序大型,长35-70cm,分枝广展,与花梗同被短柔毛;萼5裂,裂片阔卵状三角形或长圆形,被硬缘毛及流苏状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长6-9mm,宽1.5-3mm,先端钝或短尖,瓣爪长1.5-3mm,被长柔毛,鳞片深2裂;雄蕊8,长4-7mm,花丝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花药有短疏毛;子房三棱状长圆形,被柔毛。蒴果椭圆形或近球形,具3棱,淡紫红色,老熟时褐色,长4-7cm,宽3.5-5cm;果瓣外面具网状脉纹。种子近球形,直径5-6mm。花期7-9月,果期8-10月。2.全缘叶栾树 本变种与复羽叶栾树的区别点是小叶通常全缘,有时一侧近顶部边缘有锯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地疏林中。2.生于海拔100-300m的丘陵地、村旁或600-900m的山地疏林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
微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止咳;散瘀;杀虫。主风热咳嗽;风湿热痹;跌打肿痛;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丁香
- 鳗鲡鱼
- 华东瓶蕨
- 黄楝树
- 管仲
- 野灯草
- 地胆草
- 毒芹根
- 新塔花
- 马齿苋
- 大头狗
- 披散糖荠
- 白花菜
- 野桂皮
- 土远志
- 十大功劳叶
- 麋脂
- 苏铁叶
- 萝藦子
- 水芋
- 工布乌头
- 披针叶毛茛
- 荭草
- 川芎
- 麦饭石
- 台蘑
- 香水塔花
- 打箭菊
- 楸木皮
- 鬣羚角
- 柳叶鬼针草
- 青鳞鱼
- 回回豆
- 大马哈鱼
- 大树三台
- 宽羽线蕨
- 小儿腹痛草
- 獭皮毛
- 雪上一支蒿
- 蚶
- 马醉木
- 黄花铁线莲
- 信石
- 馒头蟹
- 阳起石
- 小鹭鸶兰
- 蒿雀
- 华细辛
- 榆花
- 豆豉草
- 钩吻
- 长管假茉莉
- 豪猪肉
- 南五味子叶
- 漆树木心
- 熊肉
- 西藏野樱桃
- 金沸草
- 绿豆皮
- 锦葵
- 红花点地梅
- 狭穗鹭兰
- 梨皮
- 龙牙楤木叶
- 鳢鱼
- 白杜鹃花
- 龙虱
- 暴马子
- 斑竹根
- 波斯菊
- 梵天花
- 猕猴骨
- 榜嘎
- 波罗蜜树液
- 棕叶狗尾草
- 石芥菜
- 白乳菇
- 白仙茅
- 龙眼树皮
- 斑鸠占叶
- 斑鸠
- 龙牙楤木果
- 龙珠子
- 龙须参
- 凤眼果
- 白带草
- 白梅
- 红走马胎
- 松毛火绒草
- 云南铁角蕨
- 桂花枝
- 牛大力
- 鹿心草
- 蝉花
- 龙眼叶
- 龙虾
- 白三七根
- 大叶桉
- 山鸢尾
- 京大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