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根
《中华本草》:玉簪根
拼音注音
Yù Zān Gēn
别名
玉簪花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晾干。
原形态
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叶柄长20-40cm;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长15-25cm,宽9-15.5cm。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4-6cm,宽1.5-2cm;总状花序,花梗长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长2-3cm,宽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小,长5-6cm,直径2.5-3.5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3.5-4cm,宽约1.2cm;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与花被等长,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长约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长6cm,直径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地区。资源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苦;辛;寒;有小毒
归经
胃;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下骨鲠。主痈肿疮疡;乳痈瘰疬;咽喉肿痛;骨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1.《品汇精要》:“凡服勿犯牙齿。”2.《药性切用》:“最能损齿去牙。”
各家论述
1.论玉簪花根之性捷利,不可轻用:倪朱谟:“玉簪花根,能解痈毒,化骨鲠之药也。其性捷利,推荡甚速,非可常服屡眼之剂。善用者惟取其随证权用而已。玉簪花根叶捷利推荡,力能化骨落牙,下胎断产,此猛利之物,除此数事外不可轻用。”(《本草汇言》)2.论玉簪花根取牙之验:张山雷:“玉簪根性质,据濒湖《纲目》下骨鲠,涂痈肿,取齿牙,颇与急性子约略相近。颐尝采鲜根捣自然汁,晒干作小丸,治牙痛欲落者,以一丸嵌痛处,听其自化。一丸不落,再嵌二三次,无不自落,而无痛苦,确验。又吾乡有齿痛甚剧者,闻人言玉簪根汁点牙自落,乃捣汁漱口,不一月而全口之齿无一存者,此是实事,可证此物透骨之猛,且其人年仅三十余也。”(《本草正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粘人花
- 羊须
- 羊骨
- 盐麸子根
- 羊外肾
- 红川乌
- 白栎蔀
- 猪大肠
- 蓼大青叶
- 羊脂
- 烟锅草
- 矮叶书带蕨
- 血苋
- 迎山红
- 竹节草
- 老白花树皮
- 鬼箭羽
- 倒爪草
- 槐胶
- 益母草
- 金盏菊
- 辽东鳞毛蕨
- 水蓑衣
- 猪毛针
- 狗牙根
- 红香树
- 山樱桃核
- 狗乳汁
- 虎头兰
- 刺蓼
- 秋海棠花
- 黄花母根
- 红半边莲
- 野花椒叶
- 阳起石
- 千金花
- 黑大豆花
- 黄花补血草
- 栗荴
- 柃木
- 路边姜
- 柠檬桉
- 羌活鱼
- 茄蒂
- 银叶柳
- 秋葵
- 瞿麦
- 茄子根
- 楸木果
- 气桐子
- 茄稞虫
- 野香茅
- 千年艾
- 琼枝
- 野苜蓿
- 桐根
- 千屈菜
- 奇林翠雀
- 合萌根
- 千金子霜
- 前胡
- 野豇豆
- 楸子
- 野兔毛
- 阳雀花
- 光慈姑
- 脓见愁根
- 路旁菊
- 紫玉盘
- 铜锤草根
- 艾麻草
- 苕叶细辛
- 柠条子
- 野京豆
- 沙叶铁线莲
- 千只眼
- 砒霜
- 琴叶榕
- 朱砂根叶
- 雷五加
- 蚌壳草
- 粟米草
- 天山雪莲花
- 麻根
- 野黄皮
- 强壮莲座蕨
- 广布柳叶菜
- 仙人球
- 红帽顶
- 金背枇杷
- 荠苨
- 山桂花
- 大白顶草
- 两指剑
- 牛金子
- 玉带海雕
- 山慈姑花
- 香排草
- 赤火绳
- 猩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