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子霜
《中国药典》:千金子霜
拼音注音
Qiān Jīn Zi Shuānɡ
英文名
SEMEN EUPHORBIAE PULVERATUM
来源
本品为千金子的炮制加工品。
形状
本品为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味辛辣。
性味
同千金子。辛、温;有毒。
鉴别
照千金子项下的[鉴别](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炮制
取千金子,去皮取净仁,照制霜法(附录Ⅱ D)制霜,即得。
归经
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同千金子。逐水消肿,破血消症。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疣赘。
用法用量
0.5~1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豇豆
- 楸子
- 野兔毛
- 阳雀花
- 光慈姑
- 脓见愁根
- 路旁菊
- 紫玉盘
- 铜锤草根
- 艾麻草
- 苕叶细辛
- 柠条子
- 野京豆
- 沙叶铁线莲
- 千只眼
- 砒霜
- 琴叶榕
- 朱砂根叶
- 雷五加
- 蚌壳草
- 粟米草
- 天山雪莲花
- 麻根
- 野黄皮
- 强壮莲座蕨
- 广布柳叶菜
- 仙人球
- 红帽顶
- 金背枇杷
- 荠苨
- 山桂花
- 大白顶草
- 两指剑
- 牛金子
- 玉带海雕
- 山慈姑花
- 香排草
- 赤火绳
- 猩猩木
- 披麻草
- 红管药
- 一枝黄花
- 黄山梅
- 林背子
- 蓬子菜
- 欧活血丹
- 水龙骨
- 七爪风
- 千里光
- 秋枫木
- 钟乳石
- 老白花树皮
- 白升麻
- 野荔枝
- 狗牙根
- 马蔺
- 西藏水黄连
- 土马鬃
- 萍蓬草根
- 苦葵鸦葱
- 直立百部
- 大叶狼豆柴
- 鸭嘴癀
- 七角风
- 千灵丹
- 糯芋
- 壁虎
- 楤木白皮
- 千打锤
- 七叶莲
- 桐油
- 蔷薇叶
- 大瓦韦膜叶星蕨
- 角螺
- 披针叶兔耳风
- 白枪杆根
- 野草香
- 荞麦秸
- 蔷薇露
- 蒲桃壳
- 蜥蜴
- 慈姑
- 蒲桃根皮
- 银柴胡
- 隆萼当归根
- 胡桃油
- 蔷薇花
- 四季青
- 山珊瑚
- 三张叶
- 四川苦丁茶
- 丝棉木叶
- 山稗子根
- 红苕母子
- 黄花蒿子
- 伞莎草
- 山花生
- 山乌珠叶
- 花拐藤根
- 千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