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花生
拼音注音
Shān Huā Shēng
别名
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
来源
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半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枝疏被白色长柔毛。茎直立或稍弯,有时近平卧。三出复叶互生,顶端一片较大;叶柄长约2厘米,被柔毛;托叶条状披针形小托叶针形;小叶片倒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1.5~6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长柔毛。夏季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密缀双生花,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宽钟状,萼齿宽披针形,短于萼筒或等长;蝶形花冠紫红色,长约5毫米。荚果条形,长1.2~2.5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留有弯曲柱基,被有带钩缘毛,具4~7近方形的结荚,节间浅波状。种子圆肾形。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
苦、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疗。
用法用量
用量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
[b]毒蛇咬伤[/b]:(1)山花生、铁扫帚(截叶铁扫帚)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片,每次含生药0.3克。用温开水送服或磨碎冲温开水灌服,每次15~20片,每天2~3次。(2)山花生、白花蛇舌草各3钱,徐长卿、吴茱萸各2钱,水煎冲酒服,治青竹蛇、眼睛蛇咬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制草乌
- 红根
- 吐烟花
- 马勃
- 向日葵花盘
- 老鼠耳
- 对节树根
- 使君子叶
- 谷芽
- 马比木
- 烂茶叶
- 叶子花
- 獾油
- 鹅掌楸
- 异木患
- 臭梧桐
- 苜蓿
- 蔷薇花
- 虫实
- 漆树根
- 打火草
- 三月泡
- 水蛭
- 土半夏
- 玄精石
- 金剪刀草
- 肾精子
- 败酱草
- 百部
- 天香炉
- 栗毛球
- 西红柿
- 猫爪子
- 水枇杷
- 猪肚
- 白螺蛳壳
- 黄颡鱼涎
- 笔罗子
- 江珧柱
- 山麻黄
- 野冬菊
- 黄水枝
- 箭叶蓼
- 芦子
- 骆驼脂
- 黄花小二仙草
- 散血莲
- 海金沙
- 浆水
- 红孩儿
- 大皂角
- 蛇莓根
- 地黄花
- 大叶紫薇
- 长春花
- 肉半边莲
- 刺苋菜
- 冰球子
- 香石藤果
- 夹竹桃
- 驳骨草
- 葵花大蓟
- 煅石膏
- 广西过路黄
- 秧青
- 蝮蛇骨
- 铜棒锤
- 墓头回
- 鸡屎白
- 奶浆参
- 四脚蛇
- 刷把草
- 乌蔹莓
- 猪毛七
- 刺沙蓬
- 叶下花
- 龙齿
- 水晶兰
- 绣球花
- 紫花地丁
- 雀翘
- 满山红油
- 草果药
- 桑螵蛸
- 黑参
- 擘蓝
- 蛇王藤
- 蛇疙瘩
- 红管药
- 竹黄
- 榆叶
- 苋实
- 柳絮
- 爬藤榕
- 虫牙药
- 海桐花
- 石斛
- 青酒缸
- 山刺柏
- 辣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