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蹄
《中华本草》:裂蹄
拼音注音
Liè T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裂褐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ctificatio Pyropolypori Rimos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收后晒干。
原形态
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半球形至蹄形,3-20cm×6-30cm,厚2-10cm。盖面初期为灰褐色,渐变为暗褐色至黑褐色,幼时有绒毛,渐脱落至光滑,有较宽的同心环棱和环沟,老时龟裂,粗糙;盖缘钝,深褐色,有细小的龟裂,下侧无子实层,淡土黄色。管口面暗黄色;管口圆形,小,每1mm间5-6个;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长每层2-5mm,黄褐至红褐色,老的菌管中有白色菌丝充塞。菌肉与菌管同色,有丝状光泽,有同心环纹,分层,厚0.5-3cm。孢子近球形,黄褐色,平滑,常含一油滴,(5-6)μm×(4-5)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白桦等阔叶树树干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山西、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马蹄形或扁半球形,长径6-25cm,短径3-13cm,厚2-10cm。表面灰色、深褐色或黑色,有同心环棱纹,粗糙,龟裂,边缘厚。管口面暗黄色,管口圆形,每lmm间4-6个,有的菌管中充塞有白色菌丝。木质。气微,味淡。
性味
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化症散结;止血止带;健脾止泻。主症瘕积聚;崩漏;带下;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狗子
- 四方盒子草
- 山黄瓜
- 甘草头
- 锈毛白枪杆
- 水龙胆草根
- 红叶树
- 山油麻
- 连翘根
- 水金凤
- 蜜蜡
- 昏鸡头
- 凤凰毛
- 大种半边莲
- 绣线菊
- 一把蔑
- 对叶油麻根
- 黄瓜叶
- 大戟
- 山稗子根
- 山鸢尾
- 海莲叶
- 佛甲草
- 粤万年青
- 台湾磨盘草
- 云南风车子
- 六股筋
- 四季青
- 野牡丹子
- 华南毛蕨
- 小垂头菊
- 大脚菇
- 孩儿茶
- 胭木
- 油炸木
- 披散糖芥
- 杉叶
- 红树果
- 油鱼
- 狗尾花
- 马桑寄生
- 塌菜
- 五指毛桃果
- 乌鸦肉
- 律草
- 刀豆根
- 地梅子
- 山麻
- 茅栗仁
- 沙漏芦
- 野芋
- 绿花耧斗菜
- 伽蓝菜
- 山桃树皮
- 野料豆
- 白蔻
- 梨皮
- 山崩砂
- 橄榄核
- 山珊瑚
- 柿饼
- 锈叶野牡丹
- 光叶地不容
- 山楂核
- 奶汁树
- 华风车子叶
- 小连翘
- 宁波溲疏
- 山乌桕
- 新疆紫草
- 核桃仁
- 桐叶
- 薤叶
- 白饭树叶
- 大人血七
- 小白绵参
- 石碱
- 石上铁角蕨
- 狗爪豆
- 海龟胶
- 山棯根
- 小叶小羽藓
- 圆叶乌桕
- 扭肚藤
- 淡花当药
- 勾儿茶
- 多花胡枝子
- 桃树根、茎、树皮
- 羽萼
- 石栗叶
- 水冬瓜叶
- 猫花
- 熊尾草
- 水折耳
- 大荨麻
- 毛叶巴豆
- 杜香
- 太阳针
- 水葫芦苗
- 女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