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油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油麻
拼音注音
Shān Yóu Má
别名
山脚麻
来源
榆科山油麻Trema dielsiana Hand.-Mazz.,以嫩叶、根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疖毒。并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嫩叶捣烂加白糖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山油麻
拼音注音
Shān Yóu Má
别名
榔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山脚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榆科植物山油麻之叶。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当年枝赤褐色,密生茸毛。单叶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均密生短粗毛,叶脉3出,边缘有圆细锯齿;叶柄长3~9毫米,被毛。花单性;聚伞花序常成对腋生;花梗和花被片具毛;花被5裂;雄花有雄蕊4~5,花丝短;雌花子房上位,无柄,花柱1,柱头2叉。核果卵圆形,或呈近球形,橘红色,长约3毫米,无毛。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于燥山谷、旷地或灌丛。分布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功能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鲜叶捣烂,加白糖外敷患处,每天换一次。"
②《广西植物名录》:"根、叶:清凉,止痛,止血。"
备注
同属植物[b]狭叶山油麻[/b]的根及叶在广西亦供药用。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鸡脚
- 红须须
- 榄李树汁
- 大扁竹兰
- 佛葵
- 地茄子
- 伞花绢毛菊
- 石耳
- 石蛇
- 止血丹
- 地骨皮
- 血当归
- 狗骨节
- 冷饭果叶
- 光梗丝石竹
- 深山黄堇
- 血叶兰
- 剑叶铁树
- 石韦根
- 红子仔
- 大麦泡
- 红管药
- 橘核
- 阴香皮
- 满天星
- 羊肉
- 扁豆根
- 水芦荻根
- 滇缅古柯
- 小花八角枫
- 天葵子
- 蠵龟筒
- 柠檬皮
- 大脚菇
- 川榛
- 光慈姑
- 十萼茄
- 箬叶
- 牛筋
- 崖姜
- 小果排草
- 朱兰
- 秀丽槭
- 铁树花
- 杜松
- 舞草
- 马刀肉
- 灰凤梨
- 金石溜
- 野鹅脚板
- 一匹绸
- 麻腊干
- 接骨木叶
- 野山楂
- 肥皂核
- 芸香草
- 野三七
- 玫瑰茄
- 水苋菜
- 车桑仔叶
- 一把伞
- 毛叶石楠
- 大接骨丹
- 长果山橙
- 蒲州豉
- 红牛皮菜
- 蒲圻贝母
- 地瓜藤
- 牛耳草
- 南蛇竻苗
- 草木灰
- 大皂角
- 黄花菜子
- 浮小麦
- 罗汉松实
- 红升丹
- 白苏子油
- 千金子
- 紫背天葵草
- 大横纹
- 番石榴
- 对叉疔药
- 八宝茶
- 大一面锣
- 小木通
- 鲤鱼
- 鸡嗉子根
- 米碎木皮
- 黄藨根
- 小赤麻
- 墨汁鬼伞
- 旱冬瓜
- 野苦梨根
- 小接骨丹
- 夜关门
- 山薄荷
- 盾叶薯蓣
- 朱砂菌
- 插田泡
- 毛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