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茄子
《中华本草》:地茄子
拼音注音
Dì Qié Zi
别名
小铜锤、地钮子、地扣子、地石榴、米汤果
英文名
Fruit of Common Pratia
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atia nummularia (Lam.) A. Br. Et Ascher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铜锤玉带草 多年生草本,长12-55cm。有白色乳汁。茎平卧,被开展的柔毛,不分枝工在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2-7mm,被开展柔毛;叶片心形或卵形,长0.8-1.6cm,宽0.6-1.8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斜心形,边有牙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叶脉掌状。花单生叶腋;花梗长0.7齿,两面疏生短柔毛;叶脉掌状。花单生叶腋;花梗长0.7-3.5cm,无毛;花萼筒坛状,长3-4mm,宽2-3mm,无毛,裂片条状披针形,伸直,长3-4mm,每边生2或3枚小齿;花冠紫红色、淡紫色、绿色或黄白色、长6-7(-10)mm,花冠筒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檐部二唇形,裂片5,上唇2裂片条状披针形,下唇裂片披针形;雄蕊在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花药管长1mm,余,北部生柔毛,下方2枚花药先端生髯毛。浆果紫红色,椭圆状球形,长1-1.3cm。种子多数,近圆球形,稍压扁,表面有小疣突。在熟带地区全年可开花结果。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理气;散瘀。主风湿痹痛;疝气;跌打损伤;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补气;炖肉服。
注意
《四川中药志》: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顺气散瘀。治一切头晕,补气,炖肉服。2.《四川中药志》:顺气,消积,化痰,散瘀血,消痈肿。治金创出血,膀胱疝气。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地茄子
拼音注音
Dì Qié Zi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的果实。8~9月采。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
固精,顺气,消积,散瘀。治遗精,白带,疝气,疳积,痈肿,金疮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顺气散瘀。治一切头晕,补气,炖肉服。"
②《四川中药志》:"顺气,消积,化痰,散瘀血,消痈肿。治金创出血,膀胱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注意
《四川中药志》:"湿热滞涩者及孕妇勿用。"
复方
①治男子遗精,女子白带:地茄子、金樱子、白果根、刺梨根、粉子头。共炖肉服。
②治子宫脱垂:地茄子、三匹风、刘寄奴。炖猪肚子服。
③治小儿疳积:地茄子、柑子刺。蒸猪肝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角膜溃疡:铜锤玉带草鲜果实取汁点眼。(《云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耳
- 石蛇
- 止血丹
- 地骨皮
- 血当归
- 狗骨节
- 冷饭果叶
- 光梗丝石竹
- 深山黄堇
- 血叶兰
- 剑叶铁树
- 石韦根
- 红子仔
- 大麦泡
- 红管药
- 橘核
- 阴香皮
- 满天星
- 羊肉
- 扁豆根
- 水芦荻根
- 滇缅古柯
- 小花八角枫
- 天葵子
- 蠵龟筒
- 柠檬皮
- 大脚菇
- 川榛
- 光慈姑
- 十萼茄
- 箬叶
- 牛筋
- 崖姜
- 小果排草
- 朱兰
- 秀丽槭
- 铁树花
- 杜松
- 舞草
- 马刀肉
- 灰凤梨
- 金石溜
- 野鹅脚板
- 一匹绸
- 麻腊干
- 接骨木叶
- 野山楂
- 肥皂核
- 芸香草
- 野三七
- 玫瑰茄
- 水苋菜
- 车桑仔叶
- 一把伞
- 毛叶石楠
- 大接骨丹
- 长果山橙
- 蒲州豉
- 红牛皮菜
- 蒲圻贝母
- 地瓜藤
- 牛耳草
- 南蛇竻苗
- 草木灰
- 大皂角
- 黄花菜子
- 浮小麦
- 罗汉松实
- 红升丹
- 白苏子油
- 千金子
- 紫背天葵草
- 大横纹
- 番石榴
- 对叉疔药
- 八宝茶
- 大一面锣
- 小木通
- 鲤鱼
- 鸡嗉子根
- 米碎木皮
- 黄藨根
- 小赤麻
- 墨汁鬼伞
- 旱冬瓜
- 野苦梨根
- 小接骨丹
- 夜关门
- 山薄荷
- 盾叶薯蓣
- 朱砂菌
- 插田泡
- 毛稔
- 苦竹根
- 地茄子
- 天韭
- 琉璃草果实
- 毛八角枫
- 三叶委陵菜
- 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