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子草
《*辞典》:合子草
拼音注音
Hé Zǐ Cǎo
别名
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百草镜》),盒子草(《纲日拾遗》),无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合子草的叶或种子。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细,有短柔毛。单叶互生;膜质;叶片狭三角戟形或三角状心形,长5~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或长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稀疏浅锯齿,有时3~5深裂。卷须单1或2歧,与叶对生。圆锥花序腋生;花小形单性,雌雄同株;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绿色,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雄花雄蕊5枚,分离;雌花的子房近球形,1室,具瘤状突起,胚珠2,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绿色,下垂,有细刺状突起,熟时上半部盖裂。种子2粒,灰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地草丛中或路旁水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各地。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25~29%、碳水化物13.28%、灰分2.95%、粗纤维0.89%。脂肪油是半干性,其中含固体脂肪酸12.78%。
性味
《本草拾遗》:"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水肿,疳积,蛇咬伤。
①《本草拾遗》:"主蛇咬,捣敷疮上。"
②《百草镜》:"治疳积初起。"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利尿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治肾炎水肿,腹水肿胀:合子草五钱至一两,煎服;也可用四两至半斤,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胡满
- 川滇大黄土
- 胡杨
- 扇叶阴地蕨
- 云香草
- 土人参叶
- 观音茶
- 山油柑果实
- 大种鹅儿肠
- 裂蹄
- 水狗子
- 四方盒子草
- 山黄瓜
- 甘草头
- 锈毛白枪杆
- 水龙胆草根
- 红叶树
- 山油麻
- 连翘根
- 水金凤
- 蜜蜡
- 昏鸡头
- 凤凰毛
- 大种半边莲
- 绣线菊
- 一把蔑
- 对叶油麻根
- 黄瓜叶
- 大戟
- 山稗子根
- 山鸢尾
- 海莲叶
- 佛甲草
- 粤万年青
- 台湾磨盘草
- 云南风车子
- 六股筋
- 四季青
- 野牡丹子
- 华南毛蕨
- 小垂头菊
- 大脚菇
- 孩儿茶
- 胭木
- 油炸木
- 披散糖芥
- 杉叶
- 红树果
- 油鱼
- 狗尾花
- 马桑寄生
- 塌菜
- 五指毛桃果
- 乌鸦肉
- 律草
- 刀豆根
- 地梅子
- 山麻
- 茅栗仁
- 沙漏芦
- 野芋
- 绿花耧斗菜
- 伽蓝菜
- 山桃树皮
- 野料豆
- 白蔻
- 梨皮
- 山崩砂
- 橄榄核
- 山珊瑚
- 柿饼
- 锈叶野牡丹
- 光叶地不容
- 山楂核
- 奶汁树
- 华风车子叶
- 小连翘
- 宁波溲疏
- 山乌桕
- 新疆紫草
- 核桃仁
- 桐叶
- 薤叶
- 白饭树叶
- 大人血七
- 小白绵参
- 石碱
- 石上铁角蕨
- 狗爪豆
- 海龟胶
- 山棯根
- 小叶小羽藓
- 圆叶乌桕
- 扭肚藤
- 淡花当药
- 勾儿茶
- 多花胡枝子
- 桃树根、茎、树皮
- 羽萼
- 石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