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象花
《中华本草》:叶象花
拼音注音
Yè Xiànɡ Huā
别名
箭叶叶上花、细叶叶上花、一品红、叶上花。
英文名
Herb of Paited Euphorbia
出处
出自《文山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heterophylla 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猩猩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1m。茎单生。有斜升开展的粗状分枝,被稀疏的短柔毛或无毛。茎下部及中部的叶互生,花序下部的叶对生;叶柄长2-3cm;托叶腺点状;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披针形或线形,长4-10cm,宽2.5-5cm,呈琴状分裂或不裂,边缘有波状浅齿或尖齿或全缘,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花序下部的叶通常基部或全部红色。杯状聚伞花序多数在茎及分枝顶端排成密集的伞房状;总苞钟状,绿色,宽3-4mm,先端5裂;腺体1-2杯状,无花瓣状附属物。雄花20或更多,苞片膜质,先端撕裂;子房卵形,3室;花柱3,离生,先端2浅裂。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5mm,无毛;种子卵形,灰褐色,表面有疣状突起,无种阜。花果期8月。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及各大植物园都有栽培;在贵州兼有逸为野生者。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达80cm。叶互生;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披针形或条形,中部及下部的叶长4-10cm,宽2.5-5cm,提琴状分裂或不分裂;叶柄长2-3cm;花序下部的叶基部或全部紫红色。杯状花序多数在茎及分枝顶端排列成密集的伞房状;总苞钟形,宽3-4mm,顶端5裂;腺体l-2,杯状,无花瓣状附属物。蒴果近球形,直径5mm,无毛;种子卵形,有疣状突起。
化学成分
种子含N-乙酰氨基半乳糖(N-acetylgal-actosamine)。
药理作用
花、叶的热水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H37)有抑制作用,茎、根无效。叶或植物的浆汁有毒,食之可产生呕吐、腹泻、谵妄,毒性成分可能在树脂部分。
性味
味苦;涩;性寒;有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调经;散瘀消肿。主月经过多;外伤肿痛、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叶象花
拼音注音
Yè Xiànɡ Huā
别名
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
出处
《文山中草药》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单生,有斜生开展的粗壮分枝,折断后有白色汁液流出,嫩茎中空,绿色。单叶互生,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深波状裂或不裂,中部及下部的叶长4~10厘米,宽2.5~5厘米,琴状分裂或不裂;叶柄长2~3厘米;花序下部的叶一部或全部紫红色。杯状花序,生于茎或分枝的顶端排列为密集的伞房状;总苞绿色钟形,顶端5裂;腺体1~2,杯状,无花瓣状附属物;子房卵形,3室,花柱3,离生,顶端2裂。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5毫米。种子卵形,表面有疣状突起。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化学成分
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油,油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药理作用
花、叶的热水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H37)有抑制作用,茎、根无效。叶或植物的浆汁有毒,食之可产生呕吐、腹泻、谵妄,毒性成分可能在树脂部分。
性味
苦涩,寒。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接骨消肿。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骨折。
复方
①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叶象花二至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②治外伤出血,骨折:叶象花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二至三天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文山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锡
- 了哥王
- 虾须豆
- 亮叶冬青
- 蕤核
- 海杧果
- 豆腐泔水
- 小麦麸
- 香叶天竹葵
- 象牙参
- 南板蓝叶
- 蜂窝草
- 豚卵
- 刺蓼
- 回回蒜
- 细轴荛花
- 包袱七
- 榆枝
- 水茴香
- 梗花雀梅藤
- 蘽根
- 小九头狮子草
- 海螺壳
- 翅茎香青
- 出山虎
- 金钱白花蛇
- 西洋参
- 冬里麻根
- 圆柏果
- 虾须草
- 樱桃根
- 刘寄奴
- 银鲛
- 了哥王根
- 补血薯
- 蛇根木
- 大钱麻
- 西藏角蒿
- 八仙花
- 欧泽芹
- 太白参
- 虾筏草
- 霞天膏
- 虾壳钱
- 山椒根
- 广西莲座蕨
- 苹果
- 蠵龟血
- 千叶独活
- 海鹞鱼
- 无腺橉木
- 虾子花叶
- 骆驼黄
- 野芋实
- 草果
- 虎刺
- 西藏野花椒
- 云南重楼
- 水蔓青
- 通骨消茎叶
- 西南石梓
- 血藤
- 岩参
- 三叶崖爬藤
- 血满草
- 地柏树
- 毛山荆子
- 大薸
- 香柏
- 香叶树
- 西南卫矛
- 宜梧
- 毛柄锦香草
- 大蓑衣藤根
- 萱草根
- 香橼露
- 雪药
- 对叶林
- 滇丹参
- 钓兰
- 黄藨根
- 化橘红
- 冷蕨子草
- 鳞叶藓
- 车前子
- 大叶凤仙花
- 西南小阴地蕨
- 虎掌草叶
- 刺叶苏铁
- 葎草果穗
- 马钱子粉
- 合血香
- 金老梅根
- 倒爪草
- 海鹞鱼胆
- 骆驼蹄瓣
- 土百部
- 心不干
- 小接骨丹
- 长梗千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