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榆蘑
拼音注音
Yú Mó
别名
大榆蘑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Bull. ex Fr.)Que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
分布于吉林、青海。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主治虚弱萎症等。此外并治痢疾。
用法用量
泡酒服。
治痢疾:1.5两,焙干,研细末,日服2次。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榆蘑
拼音注音
Yú Mó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7~9月采收子实体,去尽泥杂,晒干。
原形态
子实体丛生。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光滑,漏斗形,宽3~10厘米;菌肉白色,肉质,具香味;柄偏生,白色,长2~10厘米,粗0.5~1.5厘米,往往基部相连;菌褶白色,稍密,延生,不分叉,狭窄至稍宽。孢于无色,光滑。
生境分布
生于榆、栎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干上。分布吉林、河北等地。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治虚弱萎症。
复方
①治萎症(肌萎);榆蘑一斤,用黄酒泡九天,九蒸九晒后,焙成黄色研末,每服一钱。再用榛蘑一两,以黄酒和水煎,煎好后,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下,每天一次,连服十天。
②治痢疾:榆蘑一两半。焙干,研细末,日服二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番薯藤
- 烟油
- 丢了棒
- 小倒钩藤
- 红升麻根
- 生等[藏药名]
- 水苦荬
- 红毛草
- 太白菊
- 西南水芹
- 对生耳蕨
- 大叶南苏
- 山水芹菜
- 木芙蓉根
- 桑叶
- 大风子
- 小距紫堇
- 蜡梅花
- 复生草
- 打虫果
- 水獭肝
- 扶桑金星蕨
- 锡
- 猕猴梨叶
- 杂交景天
- 番石榴叶
- 向日葵花
- 蝲蛄石
- 朴树叶
- 茄花
- 水葫芦根
- 大叶香薷
- 驳骨丹
- 豚卵
- 花叶假杜鹃
- 肥猪草
- 芦笋
- 小白蒿
- 东风菜
- 蓝树
- 月见草
- 红郎伞
- 四照花
- 通光散
- 小果倒地铃
- 华山参
- 水茴香
- 红叶甘橿
- 红白二丸
- 河套大黄
- 桂花露
- 茴香虫
- 莱菔缨
- 山矾花
- 披针叶毛茛
- 陆英
- 红土子皮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刺郎果
- 骆驼毛
- 石楠根
- 芦荟
- 沙棘
- 榧子
- 犀牛皮
- 小花八角枫
- 荠薴
- 省沽油
- 木鳖根
- 龙骨
- 壶卢子
- 大报春花
- 驴阴茎
- 白苏子
- 黄总花草
- 刀灰树
- 心叶黄花仔
- 蝤蛴
- 褐云玛瑙螺
- 大叶马尾连
- 水菖蒲
- 砗磲肉
- 红毛走马胎
- 茄叶
- 花杜仲藤
- 鸽
- 厚叶子树
- 蔓乌头
- 黄土
- 树头芭蕉
- 海蜇
- 大叶蛇总管
- 海鹞鱼肝
- 商陆花
- 黄柏
- 槲皮
- 姊妹树
- 簝叶竹根
- 绿兰花
- 圆叶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