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龙
《中华本草》:过山龙
拼音注音
Guò Shān Lónɡ
别名
羊葡萄蔓、草葡萄。
英文名
Root-bark of Monkshoodvine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类同。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去泥土及细根,刮去表皮栓皮,剥取皮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乌头叶蛇葡萄 木质藤本,全株无毛。老枝暗灰褐色,具纵棱和皮孔;幼枝稍带红紫色;卷须与叶对生,二分叉。叶掌状3-5全裂,轮廓宽卵形,具长柄;全裂片披针形或菱状被针形,长3-8cm,宽1-2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常羽状深裂,裂片全缘或具粗牙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稍被柔毛。花两性,二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较叶柄长;花小,黄绿色;花萼不分裂;花瓣卵形;花盘边缘平截;雄蕊5,较花瓣为短;子房2室,花柱细。浆果近球形,成熟时橙黄色或橙红色。种子1-2颗。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
辛;热
归经
心;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跌打瘀肿;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1.5-3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过山龙
拼音注音
Guò Shān Lónɡ
别名
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去表层栓皮,鲜用或干用。
原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根外皮紫褐色,内皮淡粉红色,具粘性。茎圆柱形,具皮孔,髓白色,幼枝被黄绒毛,卷须与叶对生。叶互生,广卵形,3~5掌状复叶;小叶片全部羽裂或不裂,披针形或菱状披针形,边缘有大圆钝锯齿,无毛,或幼叶下面脉上稍有毛:叶柄较叶短。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柄较叶柄长;花小,黄绿色;花萼不分裂;花瓣5;花盘边平截;雄蕊5;子房2室,花柱细。浆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成熟时橙黄色。
生境分布
多生于路边、沟边、山坡林下灌丛中、山坡石砾地及砂质地。分布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
《陕西中草药》:"辛,热。"
功能主治
《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蚌兰花
- 痢止蒿
- 石风丹
- 黑三棱
- 兰花根
- 干檀香
- 酸浆根
- 铁牛皮
- 葛藟果实
- 骨碎补毛
- 金雀花
- 香榧草
- 桃仁
- 柘耳
- 橘饼
- 香附
- 蝎子七
- 柯树皮
- 拿虎
- 罗望子叶黄檀
- 卤碱
- 臭菘
- 蛇婆
- 退血草
- 万年柏
- 狗娃花
- 刚毛尖子木
- 小接筋草
- 刺南蛇藤
- 独叶一枝花
- 南方露珠草
- 无毛南蛇藤
- 过山消根
- 十三年花
- 独行千里
- 高山金挖耳
- 大果臭椿皮
- 粗毛蹄盖蕨
- 雅丽千金藤
- 小构树汁
- 剑叶紫金牛
- 丽春花果实
- 羊屎条叶
- 毛花点草
- 牛羊草结
- 毛茎马兰
- 辫子草根
- 金背枇杷花
- 卵叶鳞始蕨
- 堇叶山梅花
- 黄接骨丹
- 栗花灯心草
- 猫儿眼睛
- 头花杜鹃
- 南粤马兜铃
- 毛黄连
- 广金钱草
- 小九节铃
- 毛叶天胡荽
- 乌头叶蛇葡萄
- 山白果根
- 迎春花叶
- 郁金香根
- 高原蚤缀
- 剑叶铁树
- 南方荚蒾
- 赤楠蒲桃叶
- 毛叶黄杞
- 紫花景天
- 鼠妇画眉草
- 接骨仙桃
- 单头紫菀根
- 小广藤
- 八角金盘
- 岩指甲花
- 华南胡椒
- 莸叶醉鱼草
- 毛山荆子
- 毛葡萄根皮
- 锯叶竹节树
- 毛大丁草根
- 糙壳菱蟹
- 银边吊兰
- 羊屎条根
- 白石榴根
- 毛叶楼梯草
- 裂叶崖角藤
- 毛翠雀花
- 团叶鳞始蕨
- 牛角三七
- 毛节兔唇花
- 毛杨梅根皮
- 毛蜂斗草
- 沙旋复花
- 炮仗筒
- 广东耳草
- 茴香茎叶
- 光风轮菜
- 西洋菜干
- 带叶报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