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鱼
《中华本草》:公鱼
拼音注音
Gōnɡ Yú
别名
弓鱼、工鱼、面鱼
英文名
Arch fish
出处
始载于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大理裂腹鱼、云南裂腹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jozptjprax(Schizopyge)taliensis Regan2.Schizothorax(Scjozpyge)yunnanensis Norman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
1.大理裂用鱼,体细长,稍侧扁,头小且短。口端位,口裂微倾斜。吻短,与眼径等长。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联,下唇细窄。眼大,位于头之前半部。须2对,极短小。颌须缝纫机吻须稍长。下咽齿3行,呈匙状,顶端钩曲。体覆细鳞,排列不整齐,形状不规则,腹部自鳃颊到腹鳍基部裸露无鳞;或仅有少数埋入皮内的鳞片。侧线微弯,侧线鳞96-108。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1行大鳞。背鳍3,7-8,有一硬刺。臀鳍2,5。鳔2室,后室特长。体背部浅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带浅黄。2.云南裂腹鱼,体长,稍侧扁,头呈锥形。口下们,成弧形。唇发达,分为左右两叶,下颌内侧微角质化。须2对,几乎等长,或略长于眼径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鳞细小,体前部的排列不整齐,腹部自锶峡至胸鳍末端下方褐露无鳞,侧线鳞100-111,臀鳍和肛门两侧有大鳞。背鳍3,8,不分支鳍条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2,5。钱鳔2室,前室椭圆,后室末端尖细。体背侧和侧面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尾鳍略带草黄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在水的上中层活动。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生殖期4-7月。2.属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多水草、泥底的静水中。以植物性饵料为食。生殖期6-7月。资源分布:1.分布于云南的洱海及其附属水系。2.分布于云南的剑湖和澜沧江水系。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蛋,脂肪,胆甾醇(cholesterol),磷脂(phospholipid),多种氨基酸等。[br]卵中含有鱼卵毒素(ichthyootoxin),可能是含腺苷的特殊磷脂,还含类球蛋白(globulinlike)物质。[br]鱼胆含鲤胆甾醇(cyprinol)。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固冲止血;解毒。主虚痨;妇人劳损;崩中漏下,小狼谈热风痫;丹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
各家论述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妇人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痫,丹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公鱼
拼音注音
Gōnɡ Yú
别名
弓鱼、工鱼(《大理府志》)。
出处
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为鲤科动物云南裂腹鱼的肉。
原形态
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头呈锥形,口下位。下唇肉质,后缘游离,具左右2叶,无明显的中叶,唇后沟不连续,下颌内侧微角质化,但不形成锐利的边缘。须2对,几等长,较眼径略长或相等。吻须的末端到达鼻孔后缘的下方;颉须末端达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鳞细小,腹部自鳃峡至胸鳍末端下方裸露无鳞;侧线鳞较体鳞为大,臀鳍和肛门两侧均有大鳞。背鳍Ⅲ8,不分枝鳍条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Ⅱ5。体背和侧面青灰色,具有多数不规则的小黑斑点,腹部银白色。
生境分布
生活于多水草、泥底的静水中,产卵期6~7月。分布云南的洱海和澜沧江水系。
性味
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妇人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痫,丹毒。"
备注
云南地区所称的"公鱼",除上述品种外,还有大理裂腹鱼。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棉花
- 山吴萸
- 无风自动草
- 芙蓉叶
- 小杉藻
- 大叶金锦香
- 瓦楞子
- 流苏子根
- 有瓜石斛
- 银柴胡
- 细叶小羽藓
- 附地菜
- 水麻
- 大叶紫薇
- 雁肪
- 白乳菇
- 防风叶
- 豹子眼睛花
- 云南柴桂
- 指天椒
- 牛筋果
- 破布草
- 巴山虎
- 露蜂房
- 八目鳗
- 沙地柏
- 黍根
- 两面刺
- 剑叶铁树
- 苦丁
- 东北蛔蒿
- 矮脚苦蒿
- 白梅
- 野辣烟
- 二歧根莲花根
- 断线蕨
- 毛莲蒿
- 齿缘钻地风
- 粤万年青
- 太白花
- 橙皮
- 多花胡枝子
- 番红花
- 大风药叶
- 榕须
- 斑楮头红
- 东北鼢鼠
- 鸡冠子
- 碎骨红
- 大山芝麻
- 红泽兰
- 石吊兰
- 鲎尾
- 白花灯笼
- 淡菜
- 胆汁
- 刺楸
- 梅花
- 升麻
- 黄花远志
- 野胡萝卜根
- 鹦哥花藤
- 薄荷素油
- 金线包
- 小獐毛
- 毛千屈菜
- 小黄树
- 莲须
- 乌木屑
- 白刺花
- 鲛鱼
- 小果卫矛
- 大鱼鳅串
- 补血薯
- 毛叶白粉藤
- 云南野当归
- 蚬壳
- 长毛柃叶
- 鹅胆
- 南藤
- 海非菜籽
- 黄颡鱼
- 鱼寄生
- 地胆
- 虾子花叶
- 三白草根
- 玉带根
- 蜗牛
- 大尾摇
- 小石藓
- 蝇子草
- 纤冠藤
- 海南茄
- 石豇豆
- 蓝布正
- 荷莲豆菜
- 拐枣七
- 黄花紫丹参
- 钩石斛
- 护心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