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子花叶
《中华本草》:虾子花叶
拼音注音
Xiā Zǐ Huā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odfordia fruticosa (L.)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
原形态
灌木,高1.5-3m。幼枝被短柔毛,后脱落。叶对生,革质,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7-12cm,宽2-3cm,上面通常近无毛,下面微白色具微小黑腺点,被短柔毛,近无柄。聚伞花序腋生,圆锥状,长约3cm,花序轴被毛:小苞片早落;花两性,具长约3mm的花梗;花萼筒状,鲜红色,长l-l.3cm,口部略偏斜,具6齿,萼齿之间有小附属体;花瓣6,通常不长于萼齿;雄蕊12,生于萼管下部,明显伸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比雄蕊稍长。蒴果狭椭圆形,长约7mm,包藏于萼管之内,2瓣裂,具多数种子。花期3-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河边及山坡向阳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叶含虾子花素(woodfruticosin),即是虾子花鞣质C;黄酮醇甙: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α-L-arabin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甙(quercetin-3-O-β-D-xylopyrancoide),杨梅树皮素-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myricetin-3-O-α-L-arabinopyrancoide);黄酮醇甙没食子酸酯:槲皮素-3-O-(6"-没食子酰)-β-D-吡喃半乳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杨梅树皮素-3-O-(6"-没食子酰)-β-D-吡喃半乳糖甙(myri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coids];三萜类: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又含痕量生物碱。
功能主治
明目消翳。主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泡水点眼。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血经草
- 象牙草
- 锈毛络石
- 卵叶娃儿藤
- 云南鸡矢藤
- 红走马胎
- 大花剪秋罗
- 三角泡
- 凫肉
- 蟛蜞菊
- 向日葵花盘
- 咸秋石
- 心叶野海棠
- 星毛羊奶子
- 绣线菊叶
- 海蝰
- 白粉蕨
- 多穗石柯叶
- 细叶谷木
- 仙茅
- 虾
- 喜树叶
- 杏叶
- 稀花蓼
- 纤花耳草
- 信石
- 细叶小羽藓
- 仙半夏
- 薤叶
- 颠茄草
- 绣线菊
- 响铃豆
- 小驴蹄草
- 旋复花
- 腥藤
- 兴安薄荷
- 向阳花
- 杏树根
- 相思子根
- 下山虎
- 小药木
- 山竹子
- 大一箭球
- 臭蒿
- 银边翠
- 番荔枝叶
- 母猪草
- 狗筋蔓
- 郁金香
- 小南木香
- 小寸金黄
- 小岩白菜
- 小叶爬岩香
- 小叶野决明
- 小棕包
- 小儿血参
- 小叶柳
- 小果千金榆
- 小天蒜
- 小地松
- 小伸筋草
- 葛蔓
- 小柳拐
- 舞草
- 小九头狮子草
- 小二仙草
- 小朝天罐
- 小果倒地铃
- 小梾木
- 小万年草
- 小倒钩藤
- 小悬钩子
- 小接筋草
- 小果栀子
- 小果野葡萄
- 芦笋
- 小六月寒
- 小大黄
- 小扁豆根
- 小漆树
- 竹节参
- 小喇叭
- 小天冬
- 小构树汁
- 小果蕗蕨
- 云南风车子
- 小叶小羽藓
- 小扁豆
- 小构树叶
- 小果野葡萄藤
- 小五彩苏
- 小垂头菊
- 小广藤
- 小乌泡
- 小儿腹痛草
- 小叶云实
- 小团叶根
- 小报春花
- 小果卫矛
- 小果金花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