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寸金黄
《中华本草》:小寸金黄
拼音注音
Xiǎo Cùn Jīn Huánɡ
别名
小茄
来源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寸金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deltoidea Wight var.cinerascens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簇生成丛,自根茎发出,可多至20余条,下部发出多数纤维状须根;根茎顶端和茎的基部有数对小鳞片。茎通常数条簇生,直立或上升,高4-25cm,密被多细胞柔毛,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叶对生或在茎的上半部互生;叶柄长2-3mm或近于无柄;叶片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2.5cm,宽8-18mm,先端圆钝,稀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密被多细胞柔毛,侧脉不明显。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花梗通常与叶近等长,开花时直立、果时下弯;花萼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背面被柔毛;花冠黄色,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mm,裂片倒卵状椭圆形,宽4-5mm,先端圆钝,具透明腺点;花丝基部合生成高约1mm的环,分离部分长约2mm;花药卵形;子房无毛,花柱长约3.5mm。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和岩石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止痛。主风湿热痹;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寸金黄
拼音注音
Xiǎo Cùn Jīn Huánɡ
别名
小茄
来源
报春花科小寸金黄Lysimachia deltoidea Wight var. cherascens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贵州。
性味
微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
配方泡酒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决明子
- 花椒簕
- 肺心草
- 石笔海胆
- 凤仙
- 芭茅果
- 猬肉
- 凤眼草
- 使君子根
- 金雀儿
- 栾樨
- 茳芒决明
- 苦草
- 山红稗
- 八目鳗
- 枇杷花
- 蝉翼藤
- 青丝龙
- 土贝母
- 广玉兰
- 玉米油
- 马骨
- 啄木鸟
- 魿鱼
- 旋花
- 有柄石韦
- 柚叶
- 鸦胆子
- 羊胲子
- 野火绳
- 细叶乌蔹莓
- 土荆皮
- 冬葵子
- 小红柳根
- 樟树叶
- 野山蚂蟥
- 茄子
- 古钩藤
- 紫藤根
- 大花素馨花
- 雪乌
- 祖师麻
- 赤甲红
- 椰子浆
- 野木鱼
- 山荆子
- 椒蒿
- 雉肝
- 蟑螂
- 南方六道木
- 佛手露
- 南板蓝叶
- 南鹤虱
- 迷迭香
- 大狼把草
- 巴豆霜
- 伞花绢毛菊
- 声色草
- 番薯
- 鼻血草
- 家独行菜
- 峨眉黄芩
- 黑石耳
- 金堂葶苈
- 黄颔蛇
- 山大刀
- 八月炸
- 水龙
- 毛莲蒿
- 四大天王
- 紫三角
- 苦木
- 单叶铁线莲
- 腊雪
- 泽泻
- 微籽
- 海芋
- 竹芋
- 芡实
- 藕粉
- 芒萁
- 柚皮
- 山鸡
- 枸橘刺
- 窝儿七
- 獭胆
- 灵芝
- 鞑新菊
- 刺猬皮
- 蟾舌
- 土燕窝
- 河豚子
- 红轮千里光
- 芒萁骨
- 文鳐鱼
- 苏铁蕨
- 玉簪花
- 滇高良姜
- 铁马豆
- 鲨鱼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