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锤
《中华本草》:灰锤
拼音注音
Huī Chu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小顶柄灰包、褐柄灰包、柄灰包、小孢柄灰包、裂顶柄灰包等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lostoma jourdanii 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1.小顶柄灰包 包被顶生,具两层,外包被灰白色,膜质,与内包被结合紧密,联成薄层。直径10-17mm,高7-13mm。呈扁球形。成熟后顶端开,孔口直径1.5-2mm。菌柄圆柱形,中空,高2-4cm,粗3-6mm,表面有撕裂的鳞片和纵条纹,鳞片易脱落。柄上部乳白色,下部红褐色。孢体深肉桂色,孢子近球形,褐色,壁粗糙,具小疣,直径4.5-6μm,孢丝透明无色,有分枝,少横隔,粗3.5-8μm。2.褐柄灰包 包被近圆形,阔7-12mm。外包被深红色、琥珀褐色,表面多密布褐色的颗粒状物,剥落后其基痕仍残存。内包被淡红褐色或粉红褐色。成熟后顶端开裂,口近圆形,口径1mm,菌柄圆柱形,长3-6cm,粗2.5-3mm。柄表面具纵条或微具鳞片。孢体褐黄色,海绵状粉质,孢子近圆形,4.5-6μm,黄色,具疣突。孢丝透明,分枝,有疏隔,粗3.5-6.5μm。3.柄灰包 包被圆形至扁圆形,径6-15mm。外包被黑褐色,往往上部破损,而仅存基部,内包被茶褐色,较淡,光滑,膜质。顶端的开口,径1.5-2mm,孢体赭褐色。菌柄长柱状,高2-4.8cm,粗4-5mm,枯叶褐色,柄表有纵长条,基部膨大。孢子圆形,赭褐色,直径4-6μm,壁具疣突。孢丝分枝,淡褐色,有横隔。4.小孢柄灰包 包被扁球形,直径(1.5-2)cm×(1-1.5)cm。外包被初灰白色、浅土黄色,后期蛋壳色、赭灰色。成熟后易成碎片剥落。内孢被膜质,色泽较深。后期包被在顶端开裂。孢体浅土黄色。菌柄枯叶色,圆柱形,长2.5-5.5cm,粗2.5-3.5mm,表部覆盖有长鳞片,基部有膨大的菌丝团。孢子卵圆形,浅黄色,光滑,(2-4)μm×(2-3)μm。孢丝无色,弯曲而具分枝,直径3-7.5μm。5.裂顶柄灰包 包被球形,直径1.5-2cm。外包被灰白色、灰污色、污褐色,膜状易剥落。内包被烟色,膜质。成熟后包被在顶部开裂,呈星芒状张开。孢体锈褐色、锈灰色。菌柄白色,近圆柱形,长5cm,粗3-4mm,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孢子球形,壁光滑,锈色,直径4.5-5.5μm,孢丝分枝,无隔,直径6.5-9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小顶柄灰包 生于草原上。夏、秋季群生或单生。2.褐柄灰包 生于土上或林缘草地。夏、秋季成群生或单生。3.柄灰包 生于砂质土上。秋季多见。4.小孢柄灰包 生于草地或林缘土上。夏、秋季可见。5.裂顶柄灰包 生于草地或砂质土坡上。夏、秋季生长。资源分布:1.小顶柄灰包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2.褐柄灰包 分布于吉林、河北、甘肃、江苏、河南等地。3.柄灰包 分布于山西、宁夏等地。4.小孢柄灰包 分布于宁夏等地。5.裂顶柄灰包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1.小顶柄灰包 包被扁球形,高0.7-1.3cm,直径1-1.7cm,灰白色,膜质,顶端有一圆孔,外凸,直径1.5-2mm。菌柄已切去,完整者柄圆柱形,长2-4cm,直径3-6mm,顶端嵌插于包被基部的凹穴内;表面有撕裂的鳞片,易脱落,并有纵纹;上部白色,向基部渐呈红褐色,内面白色。孢体松软,粉质,深肉桂橘色。[br]2.褐柄灰包 包被近球形,直径约1cm,深咖啡色,具粒状小疣,或小疣残痕;顶孔圆形,小管状,稍外突,直径约lmm,灰白色。菌柄已切去,完整者柄长3-4cm,直径2-5mm,与包被同色,有鳞片,基部有一菌丝团。孢体松软,粉质,谷黄色。[br]3.柄灰包 包被近球形,直径1-1.5mm,茶褐色或浅粉灰色,膜质;顶孔圆形,小管状,稍外突,直径1-1.5cm,与包被同色。菌柄已切去,完整者柄长2-5cm,直径4-5mm,朽叶色,有纵纹及短鳞片,基部有球形菌丝团。孢体松软,粉质,浅土黄色。[br]4.小孢柄灰包 包被扁球形,直径1-1.3cm,浅土黄色至蛋壳色,膜质;顶孔圆形,稍突起,边缘不完整,直径1.5-2mm,与包被同色。菌柄已切去,完整者柄长2.5-5.5cm,直径2.5-3.5mm,朽叶色,有长鳞片,基部有一菌丝团。孢体松软,粉质,浅土黄色。[br]5.裂顶柄灰包 包被球形,直径约1.5cm,烟色,由顶端向下不规则开裂。菌柄已切去,完整者菌柄长约5cm,直径3-4mm,白色,有纵纹。孢体暗褐色。
性味
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感冒后咳嗽;咽喉肿痛;音哑;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杏李
- 佛手
- 山砂姜
- 天水蚁草
- 稗根苗
- 檫树
- 双肾参
- 土马鬃
- 小金樱
- 李
- 女贞皮
- 海螵蛸
- 石栗子
- 马尔康水黄连
- 黄茄花
- 广藤根
- 石凉伞
- 南蛇竻根
- 灯笼花
- 旋柄茄
- 红皮云杉
- 鲎肉
- 木竹子皮
- 华千金藤
- 沙生风毛菊
- 光头稗子
- 蚬肉
- 西南金刚藤
- 槲实仁
- 桦树皮
- 蜡瓣花根
- 鰕虎鱼
- 分筋草
- 羊角藤叶
- 椰子壳
- 土附
- 实葫芦根
- 杧果叶
- 茅膏菜根
- 新疆藜芦
- 五香草
- 干檀香叶
- 滇白药子
- 乌苏里黄芩
- 山竹子
- 山药藤
- 华卫矛
- 山杜仲
- 红色新月蕨
- 蒙自草胡椒
- 白饭树
- 水红花子
- 玫瑰花
- 猫爪子
- 豆瓣绿
- 海铁树
- 漆叶
- 龙眼花
- 鹅掌揪根
- 鲤鱼
- 峨眉观音座莲
- 鹿骨
- 黄缨菊
- 豆瓣还阳
- 黄屈花
- 圆叶锦葵
- 牛泷草
- 小豆柴
- 短穗草胡椒
- 桃叶蓼
- 小鬼钗
- 鹭鸶兰
- 二歧根莲花根
- 红直当药
- 莽草
- 肿足蕨
- 小雪人参
- 黑塔子叶
- 橙黄玉凤花
- 红敷地发
- 细叶鼠曲草
- 锈毛钝果寄生
- 兰香草
- 海鳗鳔
- 糕菜
- 山百足
- 貉肉
- 羊耳菊
- 熏衣草
- 云实蛀虫
- 荭草花
- 四照花果
- 山羊血
- 褐带环口螺
- 潮风草
- 一颗针
- 柳叶绣球菊
- 水菇里
- 凸额马先蒿
- 还阳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