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
别名
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
来源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中理气,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扭挫伤,胃痛,痛经,偏头痛,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鱼骨鲠喉。
用法用量
3~5钱。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柳叶见血飞
拼音注音
Liǔ Yè Jiàn Xuè Fēi
别名
见血飞、血见愁、大伸筋、辣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五叶铁线莲的全株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采收和储藏:秋、科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
王叶铁线莲,本质藤本。茎和枝有条纹,小枝有短柔毛,后脱落变无毛。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有长柄;小叶5,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卵形或卵形,长4-9cm,宽1-3.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圆或为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稍有柔毛。聚伞花序或总状、圆锥状聚伞花序,腑生或顶生,有花3-10余朵;花序梗和花梗疏生短柔毛;花两性;萼片4,开展,近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cm,白色,外面被短柔志,边缘密被绒毛,内面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花丝比花药长4-5倍;心皮多数,被短柔毛,花柱被绢状毛。瘦果卵形或椭圆形,扁,长约5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6c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地山坡、路旁灌林丛中水沟边。资源分布:分布湖北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形状
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开,直径约1mm,数条簇生在不规则根茎上。茎藤缠绕或成段,表面绿褐色或顶枯绿色,具纵棱。叶对生,羽状复叶,具长柄;小叶5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枯绿色;小叶柄常扭曲;抽地薄脆,易破碎。有时可见花序。气微,味微辛苦。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温痹痛;肢体麻木,虚寒胃痛;腹痛吐泻;妇女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偏头痛;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泡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慈姑叶
- 白鸡屎藤
- 灰树花
- 石刁柏
- 胡枝子根
- 山樱桃
- 瓢瓜
- 钓樟枝叶
- 糠谷老
- 翠雀花
- 黄蜀葵
- 箭杆七
- 金线风
- 牛靥
- 羊胎
- 黄葵
- 千里马
- 紫金标
- 石米
- 干岩矸
- 紫草
- 刺竹笋
- 粘鱼须
- 紫三角
- 吹风散
- 紫薇花
- 红娘子
- 玄精石
- 刺李
- 刺楸树根
- 刺榆
- 刺竹叶
- 刺竹茹
- 灵砂
- 紫红獐牙菜
- 黄皮果
- 匙叶草
- 胡桃树皮
- 紫荆皮
- 鼻血雷
- 刺楸
- 紫地榆
- 缠竹黄
- 黄瓜仁草
- 老鹤草
- 白千层
- 鸦跖花
- 白豆蔻壳
- 无毛南蛇藤
- 蒲桃种子
- 五爪龙
- 刺石榴
- 蛾眉石凤丹
- 地朝阳
- 大叶黄杨根
- 石耳
- 翅卫矛
- 地乌
- 黑蒿
- 乌蔹莓
- 突厥雀
- 血盘草
- 三丫苦叶
- 罗望子叶黄檀
- 盘羊睾丸
- 猪毛七
- 含羞草根
- 菊花根
- 多花景天三七
- 蝮蛇
- 四照花
- 水细辛
- 菠菜子
- 散血藤
- 木防己
- 乌鱼蛋
- 五色梅
- 川乌
- 乌鸦胆
- 川山橙果
- 五叶泡
- 乌饭子
- 垂柳
- 乌鸦肉
- 五加叶
- 楹树
- 川山橙根
- 柽乳
- 川梨
- 五桠果
- 慈竹叶
- 慈竹沥
- 慈竹茹
- 五裂槭
- 金钱白花蛇
- 朝鲜梾木枝
- 叶子花
- 橙皮
- 油杉
- 川黔鸭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