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拐
《中华本草》:小柳拐
拼音注音
Xiǎo Liǔ Guǎi
别名
山救驾、牛虱子、败火草
出处
出自《陕西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花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floridum Bunge采收和储藏:自栽后3~4年起,每隔1年收获1次。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生长茂盛时,把有叶枝条割下,晒干,打下叶片,除去枝梗。
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0.4-3m。当年生枝草绿色,扭曲,四棱。叶互生,复叶,小叶3或5枚,稀7枚,小枝基部常有单叶;叶柄长2-10mm;小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稀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7-3.5cm,宽0.5-2cm,先端急尖,具小尖头,稀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或圆形;顶生小叶片常稍大,具小叶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单叶通常为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聚伞花序或伞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锥形,长3-7mm;花梗缺或长达2cm;花萼具5条突起的肋,萼管长1-2mm,裂片锥状线形,长1-3mm;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9-1.5cm,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长4-8mm,宽3-5mm,先端锐尖,稀圆钝,边缘具纤毛。果长圆形或球形,长5-10mm,径5-10mm,成熟时呈黑色。花期5-9月,果期9-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向阳,常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的黄色砂质壤土较好。[br]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在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与半干湿的细沙混合贮藏。3~4月播种,每1hm2用种子75kg,在苗高5cm时,扯草、追肥1次,并结合匀苗,每隔5~6cm留苗1株,以后在秋、冬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培育1~2年即可移栽,按行距65cm、株距33cm开窝,每窝栽苗1~2株。分株繁殖:在春季把老株挖起,从根部把有须根的蘖苗剪下,即可栽种。[br]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在栽后新芽萌发时,第2次在6月,第3次在10月。第1、2次追肥以人畜粪水为主,冬季可用火灰或腐殖土拌人畜粪水,在株旁开窝施入。以后各年管理,与第1年相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谷地或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形状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有多数扭曲、粗细不等的支根。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上黄色或黄褐色,有细纵皱纹及细根痕。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苦;涩;辛;性寒
归经
心;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食。主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烫伤;刀伤;食积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研末冲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陕西草药》:生肌,收敛。治刀伤。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小柳拐
拼音注音
Xiǎo Liǔ Guǎi
别名
山救驾(《陕西草药》)。
出处
《陕西草药》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形,支根多扭曲,粗细不等,土黄或黄褐色,质坚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叶互生,羽状3出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具绿毛,长1~3.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具细长花管;萼齿5枚,线形,长与管部相等;花冠5裂,裂片卵形,长为管部之半;雄蕊2,内藏;子房2室。浆果黑色。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常盆栽观赏。分布我国中部、北部。
性味
《陕西草药》:"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
《陕西草药》:"生肌,收敛。治刀伤。"
用法用量
外用:生捣敷或用于粉与鲜姜同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长白鱼鳞松
- 毛大丁草
- 化香树
- 鮹鱼
- 小接骨丹
- 姜皮
- 犀肉
- 胡颓子
- 灯台莲
- 香椿
- 红毛悬钩子
- 大叶刺篱木叶
- 大叶狼豆柴
- 红寒药
- 相思藤
- 和合草
- 红水芋
- 赛繁缕
- 五代同堂根
- 小叶昏鸡头
- 甲香
- 干檀香
- 乌蔹莓
- 马勃
- 大黄花
- 马肋巴
- 环草
- 小功劳
- 瓜蒂
- 鸬鹚翅羽
- 金丝藤仲
- 随手香
- 小赤麻根
- 大黑药
- 山麻根
- 栗壳牛肝菌
- 台湾海棠
- 梨木皮
- 蚌粉
- 见血封喉
- 桑瘿
- 细叶小羽藓
- 六大天王
- 金丝桃果实
- 鸡肉参
- 竹鼠子油
- 乌桕
- 西瓜
- 红花点地梅
- 菊花脑
- 海蟑螂
- 大青
- 蛇王藤
- 金箔
- 山菠萝根
- 石蟹
- 粪箕笃
- 心叶兔耳风
- 洋地黄
- 胡桃树皮
- 大过路黄
- 红对节子
- 浙贝母
- 杜松
- 桂花枝
- 小叶地不容
- 杜鹃
- 苦荞麦
- 云南柴桂
- 阳桃
- 云南蕊木
- 新疆木通
- 罗布麻
- 临时救
- 地红子根
- 小花清风藤根
- 芦花
- 白螺蛳壳
- 野茄树
- 手掌参
- 蔷薇叶
- 蚂蚁
- 大鲵
- 短毛熊巴掌
- 金发草
- 惊风草
- 参须
- 细叶大戟
- 血当归
- 云南五味子根
- 獾骨
- 海南粗榧
- 海萝
- 虾蟆脑
- 云南小膜盖蕨
- 小绿芨
- 雷公藤
- 黄瑞木
- 对节树根
- 白花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