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扁豆
拼音注音
Xiǎo Biǎn Dòu
来源
豆科小扁豆Pritropis cytisoides (Roxb.)Wight et Arn.,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思茅。
性味
甘、微涩,微温。
功能主治
滋补,利咽止痛。主治急性胃肠炎,病后体弱,咽喉炎,肾虚,腰痛,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小扁豆
拼音注音
Xiǎo Biǎn Dòu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思茅猪屎豆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
直立小灌木,高约1米。茎、枝细,密被紧贴短毛,节间甚短。3出复叶,小叶卵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两端渐尖,两侧小叶较小;叶柄长1.5~2.5厘米。花黄色,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长5~10厘米;花梗贴生绒毛。荚果长2~5厘米,宽1厘米,果柄长1~2厘米,光滑无毛,有种子1~5粒或更多。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田边、水沟边。分布于云南。
性味
性微温,味甘微涩。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利喉止痛。治急性胃肠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
复方
治扁桃体炎:小扁豆、大将军。水煎服,酒引。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母猪草
- 小叶小羽藓
- 山桃树皮
- 红走马胎
- 金钮扣
- 小天蒜
- 小梾木
- 小倒钩藤
- 小果倒地铃
- 小万年草
- 小六月寒
- 小悬钩子
- 白背小报春
- 泡桐根
- 碧桃干
- 黄接骨丹
- 小南木香
- 土羌活
- 石上藕
- 赤雹
- 黄荆
- 柄果槲寄生
- 斑鸠占叶
- 番杏
- 脾寒草
- 刺盖草
- 心叶秋海棠
- 南天竹梗
- 魔芋
- 厚膜藻
- 榄仁树皮
- 五叶薯
- 鸡公柴
- 龙齿
- 老鹤草
- 羊屎条花
- 宽叶鼠曲草
- 单头紫菀根
- 黑塔子叶
- 紫玉簪叶
- 冷地卫矛
- 鸱骨
- 狼油
- 苍山黄堇
- 望江南
- 大山黧豆
- 辣椒
- 芒萁骨根
- 构树
- 锈毛络石
- 姜露
- 山漆树
- 柳屑
- 半枫荷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 红升丹
- 大叶醉鱼草
- 小叶山鸡尾巴草
- 鹿筋
- 瘤毛獐牙菜
- 布荆
- 豺皮樟根
- 镜面草
- 山楂核
- 堇宝莲叶
- 红酸杆
- 腐婢
- 萼果香薷
- 夏丸
- 瓢瓜
- 大马蹄蕨
- 山樱桃
- 红果参
- 骆驼黄
- 风箱树花
- 茳芒决明
- 牛靥
- 鬼毛针
- 地核桃
- 丝瓜子
- 鹿仙草
- 龙船花茎叶
- 鸡爪竻
- 芙蓉花
- 川谷根
- 岗梅
- 跳皮树
- 百灵草
- 橘皮
- 鱼脑石
- 狗肾
- 风毛菊
- 蠘
- 椒目
- 关木通
- 丹参
- 曼陀罗子
- 尖头蚱蜢
- 半枫荷根
- 红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