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花蓼
《中华本草》:稀花蓼
拼音注音
Xī Huā Liǎo
别名
白回归、连牙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稀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issitflorum Hemsl.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全草,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70-100cm。茎直立或基部平卧,下部无毛,上部疏生钩刺。叶互生;有长柄,叶柄疏生刺毛;托叶鞘膜质,褐色;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戟形或心形,上部被刺毛,下面沿叶脉有刺毛,两面都被稀疏的星状毛。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苞片长圆形,有缘毛;花梗细弱,密生红色腺毛;花淡红色;花被5深裂,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瘦果球形,黄褐色,有光泽,全部包干宿存花被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林下潮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慢性肝炎;小便淋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蝴蝶树皮
- 垂花胡枝子
- 山银柴胡
- 川乌头
- 石蜈蚣
- 小叶云实
- 山梅花根皮
- 公鸡头叶
- 石山花椒
- 柴胡叶链荚豆
- 细竹蒿草
- 云南野当归
- 花生壳
- 虾
- 代赭石
- 远志木蓝
- 山橿
- 向日葵叶
- 小乌泡
- 栗树根
- 莲房
- 栾华
- 樗叶花椒
- 细叶十大功劳
- 红白二丸果
- 向阳花
- 油桐根
- 茉莉叶
- 野漆树叶
- 马尾连
- 香堇菜
- 虎耳还魂草
- 雷蘑
- 双肾子
- 五加叶
- 旋复花
- 桑鳸
- 石茶
- 石萝藤
- 大黑头草
- 西伯利亚蓼
- 南烛子
- 合萌叶
- 刀豆
- 小报春花
- 花酸苔
- 枫杨
- 细叶谷木
- 红管药
- 石指甲
- 茉莉根
- 大红菇
- 活血连
- 广防己
- 西藏鸡爪草花
- 炉甘石
- 鳖甲
- 栘依果
- 双肾藤
- 米碎花根
- 鸭儿芹果
- 含羞草
- 马乳
- 点腺过路黄
- 水冬瓜根
- 化金丹
- 芦荟叶
- 越橘果
- 母菊
- 花苜蓿
- 黄花苜蓿
- 马棘
- 广东土牛膝
- 绿豆
- 罗汉松叶
- 水曲柳
- 胡颓子叶
- 大蓟
- 仙人球
- 海风藤
- 断肠草
- 水蔗草
- 朝天子
- 山桐子
- 省雀花
- 双剪菜
- 米团花
- 宽穗兔耳风
- 夏天无
- 黄瓜
- 狼尾巴蒿
- 澄茄子
- 羊不食
- 红毒茴
- 香面叶
- 木苎麻
- 石楠叶
- 羊屎木
- 小罗伞
- 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