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草
《中华本草》:小扁草
拼音注音
Xiǎo Biǎn Cǎo
别名
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sis D.D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尼泊尔鸢尾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基部有大量老叶鞘纤维。根茎短而粗;根簇生,肉质,膨大成纺锤状,长可达10cm。叶基生,排成2列;叶片条形,花期叶长10-28cm,宽2-8mm,果期长可达60cm,宽6-8mm,先端渐尖,有2-3条纵脉,全缘,基部抱茎。花茎高10-25cm,直径2-3mm,果期花茎高达35cm,中、下部有1-2枚抱茎的披针形的茎生叶,上部具3-4个分枝;苞片3枚,内含2花;花梗长1.3-2.1cm;花蓝紫色或浅蓝色,直径2.5-6cm,花被裂片6,排成2轮,花被管长2.5-3.5cm,向上扩大成喇叭状,外轮中脉上具橘黄色须毛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狭椭圆形或倒被外形;雄蕊3,长约2.5cm,花药淡黄白色;子房下位,三棱状卵形,长1.2-1.5cm,直径5-7mm,花柱分枝扁平,拱形弯曲,先端2裂,边缘具疏齿。蒴果卵圆形,长2.5-3.5cm,直径1-1.2cm,先端有短喙;种子盘状,扁平,黑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荒坡或岩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尼鸢尾黄素(irisolone),尼泊尔鸢尾立黄酮(irisolidone)。
性味
甘;平;有毒
功能主治
补益肺肾;活血解毒。主肺虚咳嗽;肾虚腰痛;坐骨神经痛;伤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孕妇禁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圆果冷清草
- 萱草根
- 细叶藤柑
- 冰
- 林背子
- 大薸
- 蔓荆子
- 金刷把
- 潺槁树
- 白椴
- 黄花小二仙草
- 一碗水
- 金慈姑
- 小蕨萁
- 鸡挂骨草
- 旋柄茄
- 白芥子
- 牛奶莓
- 茅苍术
- 通花花
- 狭叶荨麻
- 心叶野海棠
- 小三棵针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刺槐
- 地棠花
- 四方木皮
- 山皮条
- 腊梅
- 吐烟花
- 锈毛旋蒴苣苔
- 金兰
- 蓝花侧金盏
- 百步还阳丹
- 三楞草
- 小茴香
- 细沙虫草
- 金丝桃
- 红豆
- 香堇菜
- 大枣
- 香油罐
- 兴安独活
- 小狼毒
- 刺藜
- 细叶防风
- 新疆藁本
- 岩豆藤花
- 三十六荡
- 丁香枝
- 云南美登木
- 细叶七星剑
- 角果木子油
- 四大天王
- 小花黄堇
- 尖顶地星
- 滇常山
- 新疆远志
- 寻骨风
- 滇獐牙菜
- 红毛菍
- 无花果根
- 小箭草
- 香茅花
- 镜面草
- 假蒟果穗
- 小飞蓬
- 独叶山兰
- 猪鬃刚
- 香橼叶
- 香花菜
- 见血飞
- 小青杨
- 见血封口
- 小红花
- 顺江木
- 蓟罂粟根
- 慕荷
- 橄榄
- 小白蜡条
- 石吊兰
- 蟑螂
- 心不干
- 瓠子
- 香水塔花
- 白苏子油
- 苜蓿根
- 金瓜核
- 薤白
- 椴叶独活
- 零余子
- 驴头
- 云南莲座蕨
- 单叶铁线莲
- 杏花
- 头花杜鹃
- 野绿麻根
- 海蛇
- 水毛花
- 红花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