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棕粉
《中华本草》:董棕粉
拼音注音
Dǒnɡ Zōnɡ Fě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部捣碎,加水搅拌,滤除粗渣,将滤液放置沉淀,倾去上清液,取沉积物晒干。
原形态
短稳鱼尾葵,小黄棕(云南)。丛生小乔木,高5-8m,直径8-15cm。茎有吸根,故聚生成丛,绿色,被微白色的毡状绒毛。叶为二回现状全裂,长3-4m,下部羽片小于上部羽片,羽片呈楔形或斜楔形;外缘笔直,内缘1/2以上孤曲成不规则的齿缺,且延伸成尾尖或短尖,淡绿色,幼叶较薄,老叶近革质;叶柄被褐黑色的毡状绒毛;叶鞘边缘具网状的棕黑色纤维。花单性,雌雄同株;花3朵聚生,雌花介于2雄花间;佛焰苞与花序被糠秕状鳞秕,花序较短,长25-40cm,多分枝,下垂;雄花萼片宽倒卵形,长约2,5mm,宽约4mm,先端全缘,具睫毛;花瓣革质,长圆形,长约11mm,宽约2.5mm;雄蕊15-20,花丝几乎缺;雌花:萼片宽,长约为花瓣的1/3,先端钝圆;花瓣卵状三角形,长3-4mm;退化雄蓝3。果球形,直径1.2-1.5cm,紫黑色,有种子1颗。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m或以下的热带地区,常见于向阳山谷密林中的湿润地带。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形状
1.性状鉴别:本品为浅粉红色、有光泽的粉末,其中有少数红褐色粗粉。质轻,手捻之有滑腻感。无臭,味淡、微涩。[br]2.显微鉴别:本品主要为淀粉粒,均为单粒,多呈梭形、长椭圆形、长卵圆形,少数类三角形,长40-100μm,宽20-45μp,也有呈类圆形的小粒,直径约14μm;脐点点状,少数呈交叉纹或"-"字形,常偏心;层纹明显,通常见2-4个偏心椭圆大环纹,而2个大环纹之间又有数条细微的层纹;淀粉粒偏光现象明显。草酸钙针晶散在,长约160μm。[br]3.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于60℃温浸2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明胶氯化钠试液l-2滴,产生白色沉淀。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健脾;止泻。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沸水冲,9-15g。
注意
《中国民族药志》:“忌鱼腥食物。”
备注
同属植物鱼尾葵 Caryota ochlandra Hance 髓部的粗制淀粉亦可药用,功用同董棕粉。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上开花
- 小黄泡
- 石桢楠根
- 沙旋复花
- 新疆卫矛
- 海鹞鱼胆
- 鼠妇画眉草
- 小飞扬草
- 棠梨
- 湿生扁蕾
- 乌蛇膏
- 旋复花根
- 石见穿
- 紫荆桠
- 水韩信草
- 沙地娃儿藤
- 小黄构
- 水藿香
- 新疆藁本
- 石菖蒲花
- 石上莲
- 水葫芦苗
- 生姜汁
- 新疆藜芦
- 石串莲
- 石长生
- 新疆紫草
- 小鱼眼草
- 疏叶当归
- 序梗女贞
- 小黄连刺
- 水马桑枝叶
- 珊瑚草花
- 小黄树
- 狭叶当归
- 石上蕉
- 杏仁防风
- 省沽油根
- 水虾草根
- 水马齿苋
- 心叶党参
- 心叶野海棠
- 心叶荚蒾根
- 心叶荆芥
- 石瓜子莲
- 生姜皮
- 水香柴
- 杜鹃花
- 钓鱼秆
- 狭叶垂头菊
- 狭叶山胡椒
- 小黄素馨
- 珊瑚冬青
- 水黄花
- 烧伤藤
- 水鬼蕉叶
- 心叶秋海棠
- 小齿锥花
- 杏叶防风
- 头顶一朵花
- 水龙胆草
- 小龙胆草
- 新疆芍药
- 新疆远志
- 新疆雪莲
- 显脉罗伞
- 天山堇菜
- 小鱼仙草
- 新疆木通
- 小马齿苋
- 石蜡红
- 化橘红
- 水贯众
- 深红龙胆
- 深山酢浆草
- 心叶忽布
- 豹肉
- 六轴子
- 旋鸡尾
- 石椒草
- 沙红柳
- 湿鼠曲草
- 杏树皮
- 石豇豆
- 沙茴香
- 瘦风轮
- 小黄皮
- 石笔海胆
- 沙枣树皮
- 水菖蒲
- 沙前胡子
- 石夹生
- 省雀花
- 石芫茜
- 水蓼根
- 石上柏
- 小鬼钗
- 小驴蹄草
- 小鹭鸶兰
- 石榴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