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根
《中华本草》:青蒿根
拼音注音
Qīnɡ Hā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Sweet Wormwood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nnua 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黄花蒿 一年生草本,高40-150cm。全株具较强挥发油气味。茎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谢;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玟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头关花序细小,球形,径约2mm,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总苞小,于状,花全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功能主治
。主劳热骨蒸;关节酸疼;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青蒿根
拼音注音
Qīnɡ Hāo Gēn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根。
功能主治
治劳热骨蒸,关节酸疼,大便下血。
复方
①治虚痨发热:青蒿根一钱,地骨皮一钱,柴胡根一钱(炒),鳖甲一钱(炙),石斛一钱。引用清明柳一钱,煨,点童便服。(《滇南本草》)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青蒿根五钱至一两,牛尾或猪脚七寸,炖二时许,饭前服。(《闽东本草》)
③治大肠下血:青蒿根,单剂煎服。(《滇南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雪山一支蒿
- 青檀香
- 青海防风
- 短叶蹄盖蕨
- 辐射石豆兰
- 太白针
- 青藏虎耳草
- 维氏假瘤蕨
- 土色牛肝菌
- 狸尾草
- 山豆根
- 倒挂牛
- 浮尸草
- 野桂皮
- 柑皮
- 鸭公藤
- 黑牵牛
- 蛇疙瘩
- 雄黄
- 隔山消
- 黄皮叶
- 通脉丹
- 通骨消
- 须叶藤叶
- 长圆叶梾木枝叶
- 蜂斗菜
- 高山扁枝石松
- 蛇附子
- 榔榆茎
- 雪三七
- 广金钱草
- 太白贝母
- 橄榄核
- 斑鸠菊
- 长圆叶艾纳香
- 金牛草
- 东北蛔蒿
- 红陈艾
- 赛葵
- 凉粉藤
- 虾蟆
- 楮树根
- 丝瓜子
- 红牛尾七
- 九节风
- 山峰西番莲
- 罗裙带根
- 瓦楞子
- 滇丹参
- 蚕退纸
- 碎骨红
- 石床
- 乌桕木根皮
- 李
- 江南玄胡
- 玉带海雕
- 竹精
- 双肾子
- 草果
- 斑茅
- 岩冬菜
- 昆明鸡血藤
- 石地钱
- 牛胆参
- 刺南蛇藤
- 梗花雀梅藤
- 华东瓶蕨
- 李根
- 羊蹄甲
- 多蒴曲尾藓
- 一枝黄花
- 鸡脑
- 松节油
- 东风螺壳
- 止血扇菇
- 圆叶白杨树
- 尖连蕊茶根
- 牛奶莓
- 红辣蓼
- 小山稔
- 辟汗草
- 粟米
- 何首乌
- 紫萝兰
- 石笔海胆
- 黄颔蛇骨
- 白皮
- 糖橘红
- 大百解薯
- 石蒟
- 红毛叶马蹄香
- 粉叶地锦
- 芦荟叶
- 瓢瓜
- 葛蔓
- 白桦皮
- 华千金藤
- 大叶蛇泡簕
- 三方草
- 小叶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