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香
《*辞典》:青檀香
拼音注音
Qīnɡ Tán Xiānɡ
别名
青藤香(《阳春县志》),青风藤(《四川中药志》),小葛藤(《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叶。10~11月采收。
化学成分
木防己的叶含生物碱木防己里定碱和异波尔定碱。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四川中药志》:"去风,除湿,消肿。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泡酒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治大头风、头肿:青檀香叶、山慈姑、母猪藤叶、上树蜈蚣。煎水外洗,病重者捣烂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亮叶冬青
- 昆布
- 窃衣
- 山扁豆
- 小罗伞
- 银边吊兰
- 和合草
- 黄荆
- 无花果
- 威灵菊
- 五指毛桃根
- 红小麻
- 挂金灯
- 川乌头
- 荩草
- 栝楼皮
- 嘉兰
- 穬麦蘖
- 黄毛耳草
- 珠兰根
- 野漆树叶
- 梁王茶
- 乌蛇
- 勒鱼
- 阴地蕨
- 蓝叶棵
- 隔山撬
- 江南玄胡
- 尖尾风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云南美登木
- 龙须莞
- 甘遂
- 金雀根
- 黄山鳞毛蕨
- 炮弹果
- 桂竹香
- 山陀螺
- 榆枝
- 猴高铁
- 杏枝
- 潮风草
- 白花苋
- 密马
- 短茎独活
- 绿萼梅
- 龙船花根
- 大叶贯众
- 华泽兰
- 龙涎香
- 云防风
- 芦竹
- 土瓜狼毒
- 龙眼核
- 乳腐
- 地肤子
- 罗布麻叶
- 野黄麻
- 徐长卿
- 杜松实
- 龙牙楤木
- 龙牙草根
- 衣鱼
- 龙船乌泡
- 龙眼
- 莲座革菌
- 刺芋
- 龙葵子
- 环草石斛
- 麋骨
- 鸥
- 崖松
- 薄荷
- 龙胆地丁
- 龙爪菜
- 龙江风毛菊
- 牛胆参
- 华南舌蕨
- 蜀五加
- 地枇杷
- 紫硇砂
- 红葱
- 欧绵马
- 密毛桃叶珊瑚叶
- 走马风
- 倒插花
- 大管
- 山黄菊
- 灯台树
- 梗花雀梅藤
- 山桂花
- 鸡嗉
- 大叶黄杨根
- 革耳
- 鳍蓟
- 蝈蝈
- 蚂蚁花根
- 腊梅
- 越西木香
- 香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