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菜
《*辞典》:香花菜
拼音注音
Xiānɡ Huā Cài
别名
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5~8月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有分枝。根茎蔓延,茎方形,呈紫色或深绿色。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6厘米,宽3~17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均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无柄。轮伞花序密集成顶生的穗状花序;苞片线形,有缘毛;花萼钟状,外面被短柔毛,具5齿,有缘毛;花冠紫色或白色,冠筒内面无毛环,有4裂片,上面的裂片大;雄蕊4,伸出于冠筒外;花柱顶端2裂,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形,黑色,有微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河北、江苏、广东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约0.6~0.7%,油中含葛缕酮约60~65%,以及柠檬烯、水芹烯等。印度产留兰香的鲜叶含挥发油0.2~0.25%,油中含葛缕酮55.8%,柠檬烯17.5%,二氢葛缕醇6.74%,酯11.55%。
性味
辛甘,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辣,性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功能主治
疏风,理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头疼,脘腹胀痛,痛经。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乳咳。"
②《岭南采药录》:"专散风寒湿,调经。治妇人经期腹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咳嗽,虚劳咳嗽;胃肠气胀。"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胃寒痛,神经性头痛;敷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内眼:煎汤,1~3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白蜡条
- 石吊兰
- 蟑螂
- 心不干
- 瓠子
- 香水塔花
- 白苏子油
- 苜蓿根
- 金瓜核
- 薤白
- 椴叶独活
- 零余子
- 岩豆藤花
- 驴头
- 云南莲座蕨
- 单叶铁线莲
- 蓟罂粟根
- 杏花
- 头花杜鹃
- 野绿麻根
- 云南美登木
- 海蛇
- 水毛花
- 细叶七星剑
- 红花雪莲花
- 亮叶桦
- 海金沙
- 浮萍
- 蟾蜍
- 小青杨
- 京大戟
- 滇獐牙菜
- 橄榄
- 盐麸子根
- 见血封口
- 独叶山兰
- 假蒟果穗
- 茅栗
- 矩形叶鼠刺
- 鲫鱼脑
- 无花果根
- 楮皮间白汁
- 野苦荬菜
- 砗磲肉
- 丁香枝
- 荨麻根
- 镜面草
- 榆树
- 水竹叶
- 鸡脑
- 香茅花
- 小花黄堇
- 落葵
- 角果木子油
- 马蹄金
- 岩泽兰
- 杜楝
- 黄栌
- 沙地柏
- 黑面叶
- 香橼叶
- 野亚麻
- 何首乌
- 独椒
- 麋骨
- 小红花
- 石刁柏
- 兴安独活
- 对节叶
- 香港四照花
- 绵枣儿
- 可爱花
- 顺江木
- 慕荷
- 滇常山
- 香菊
- 石榴花
- 广西美登木
- 见血飞
- 小飞蓬
- 漆大姑根
- 南方红豆杉
- 夜香牛
- 苋实
- 新疆藁本
- 三十六荡
- 尖顶地星
- 寻骨风
- 齿叶草
- 小箭草
- 断节参
- 砂仁壳
- 新疆远志
- 光叶山黄麻
- 猪鬃刚
- 红毛菍
- 甘土
- 旋花
- 四大天王
- 大虎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