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松
《中华本草》: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小鹅儿肠、半边莲。
英文名
Herb of Slenderleaf Stonecrop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elatinoides Franch.[S.silvestrii Pam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取带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细叶景天 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无毛。根须状。茎单生或丛生,分枝或不分枝,茎上有棱,基部节上常生不定根。叶3-6片轮生,无柄或几柄;叶长圆状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8-20mm,宽2-7mm,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全缘。花序圆锥状或伞状,分枝长,花稀疏,花西风细,长3-8mm;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1.5mm,先端近急尖,花瓣5,白色,披针状卵形,长2-3mm,先端急尖,基部离生;雄蕊10,2轮,较花瓣短;鳞片5,宽匙形,先端有缺刻;心皮5,椭圆形,下部合生,背部有微乳状突起。蓇葖果,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卵形,褐色,平滑,长0.4m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崖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及去南等地。
性味
酸;涩;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热毒痈肿;丹毒;睾丸炎;烫火伤;湿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鲜品50-10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
来源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采,洗净阴干或鲜用。
性味
酸、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痢。用于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睾丸炎;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小鹅儿肠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的带根全草。春、夏采挖带根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具须根。茎单生或丛生,高5~30厘米。叶3~5片轮生,长圆状匙形,长8~20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柄或几无柄。花序圆锥状或伞房状,分枝长,下部叶腋也生有花序;花稀疏;花梗长5~8毫米,细弱;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瓣5,白色,矩圆状卵形;雄蕊10;鳞片宽匙形,顶端有深缺刻;心皮5,近直立,下部合生,有小乳头状突起。蓇葖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少数,微小。
生境分布
生草地、荒坡、石上。分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
酸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汤火伤,睾丸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侧耳
- 红扁藤
- 皂荚子
- 禾叶墨斛
- 牛金子
- 苦丁
- 蚌泪
- 白线蛇
- 大头菜子
- 黑头草
- 蚕退纸
- 榧花
- 火炭母草
- 鸡爪枝皮
- 琼越线蕨
- 毛连菜
- 波罗蜜
- 玉米黑粉
- 枫香树叶
- 水蛭
- 木姜子茎
- 黄龙藤
- 台湾土豆蔻
- 鸦葱
- 钗子股
- 秤杆草
- 马桑
- 大黄茎
- 蛇退
- 倒扣草
- 綟木
- 毛五加皮
- 凤尾铁角蕨
- 黄栎
- 土瓜
- 臭梧桐花
- 小地扭
- 银朱
- 密花树
- 杧果核
- 大叶紫苏
- 井底泥
- 铁箭矮陀
- 干冬菜
- 辫子草根
- 朱蕉
- 小石松
- 鳝鱼骨
- 藜茎
- 粉瘤菌
- 湖瓜草
- 灯台树果
- 白花菜
- 野牡丹
- 海狸香
- 虫莲
- 兔血
- 银丝杜仲
- 茯苓皮
- 刺糖
- 粪箕笃
- 鼠李皮
- 绿萼梅
- 秋海棠茎叶
- 梵天花根
- 两头尖
- 闹狗药
- 黑石耳
- 缘桑螺
- 紫菜
- 滑石粉
- 红茴香叶
- 金瓜
- 松下兰
- 红树叶
- 常春卫矛
- 麻布七
- 柳叶见血飞
- 三爪金龙
- 蝌蚪
- 滇瑞香
- 微籽
- 南亚新木姜
- 鸡骨常山
- 海金沙草
- 蠮螉
- 金钗
- 胡葱子
- 友水龙骨
- 荞麦秸
- 熊掌
- 三角叶风毛菊
- 大过山龙
- 波棱瓜
- 刺葡萄根
- 玫瑰露
- 雨韭
- 花点草
- 北丝石竹
- 角翅卫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