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脚威灵仙
《中华本草》:铜脚威灵仙
拼音注音
Tónɡ Jiǎo Wēi Línɡ Xiān
别名
黄药子、铜灵仙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terniflora DC.[C.paniculata Thunb.]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圆锥铁线莲,本质藤本。茎枝有短柔毛,后脱落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约3cm;一回羽状复叶,通常5小叶,有时3或7,偶尔基部1对为2-3裂或2-3小叶,茎基部为单叶或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cm,先端钝或锐尖,有时微凹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楔形,全缘,两面或沿叶脉疏被柔乞求或近无毛,下面网脉突起。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9cm,较开展,多花,花序梗、花梗有短柔毛;花两性,直径1.5-3cm;萼片4,狭倒卵形或长圆形,长0.82cm,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比花药长2-3倍;心皮少数,有毛。瘦果扁卵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橙黄色,常5-7个,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4cm。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山地、丘陵的林边或路旁草丛中。资源分布:分百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化学成分
根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
性味
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疔疮肿毒;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伤;及吐血;咯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岩凤尾蕨
- 金丝猴
- 清香桂
- 蒲黄
- 大金银花
- 螃蟹甲
- 泡囊草根
- 苦竹沥
- 铁牛钻石
- 刺瓜
- 白茅花
- 剪夏萝
- 长叶紫珠
- 胖血藤
- 朝鲜当归
- 女金芦
- 老鼠竻
- 鲨鱼翅
- 屈头鸡根
- 通脱木花上粉
- 华南胡椒
- 糯芋
- 长松
- 川木香
- 皮袋香
- 峨眉蕨贯众
- 大叶紫珠
- 大黄
- 麻皮
- 铁力木
- 罗锅底
- 薤白
- 土羌活
- 单花鸢尾
- 定木香
- 蝴蝶花
- 斑茅花
- 白沙蒿
- 海南三七
- 李子
- 香苏草
- 白花鹅掌柴
- 秀丽野海棠
- 畲山羊奶子
- 皱叶子
- 鮧鱼尾
- 苦葛花
- 荛花
- 苦生叶
- 黄背草果
- 芙蓉菊根
- 猪殃殃
- 竹林霄
- 青礞石
- 翠雀花
- 山苏子根
- 落葵花
- 扭序花
- 珍珠绣球
- 山半夏
- 天山雪莲花
- 珍珠母
- 珠芽半支
- 刺玫果
- 竹叶椒
- 石风车子叶
- 竹沥
- 鹳骨
- 仙百草
- 金钗石斛
- 小白蜡条
- 皂角菌
- 旱菜
- 吹云草
- 苦丁茶
- 麻风树
- 小茅香
- 苦白蜡
- 柽乳
- 蘡薁
- 细叶香桂
- 向日葵根
- 灯蛾
- 米皮糠
- 鹄绒毛
- 苦壶卢花
- 野猪头骨
- 赛金刚
- 苦荞麦
- 鲨鱼胆
- 尖尾风
- 竹叶兰
- 铁拳头
- 凤尾蕉叶
- 瓜子藤
- 木棉根
- 干岩矸
- 万丈深
- 大画眉草
- 小酒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