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蟾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蟾
拼音注音
Gān Chán
别名
癞蛤蟆、蟾蜍皮
来源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除去内脏或不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性味
甘、辛,凉。有小毒。
炮制
捕捉后,将体上的蟾酥取出,晒干或烘干或剖腹除去内脏,并连同下颚及腹部一并去掉。将体腔撑开,晒干,再放烘箱上烤,随时翻动,以免烧着。最好放密闭室内用硫磺熏,如不烘熏,则易发臭。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用于慢性气管炎,痈疖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2~3钱;研粉用量0.3~1钱。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羊角拗子
- 丁香根
- 醋柳果
- 猪骨
- 天蓬草
- 烟草
- 香叶树
- 美丽桐
- 球兰
- 澄茄子
- 跌打老
- 斩龙剑
- 复叶披麻草根
- 狸尾草
- 山郎木根
- 绵马贯众
- 金毛七
- 麻黄根
- 海莲果
- 虎头兰
- 香胶木叶
- 散血藤
- 珍珠莲
- 头发七
- 黑皮跌打
- 大叶凤仙花
- 打箭菊
- 节节茶
- 地肤子
- 尖耳贯众
- 肉连环
- 接骨树
- 棱子芹
- 剑皮树菌
- 臭黄荆根
- 毛药
- 南瓜根
- 水虾草根
- 水芙蓉
- 粗糠柴
- 骆驼脂
- 枫香脂
- 银粉背蕨
- 回回蒜
- 礞石
- 沙蓬
- 单根木
- 獭胆
- 盘石龟
- 云防风
- 棱叶韭
- 假苦瓜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红葱
- 松树梢
- 地麻黄
- 乌榄
- 苦楝花
- 臭梧桐
- 七角白蔹
- 黄山五叶参
- 绣球花
- 空心木
- 石螃蟹
- 玉米黑粉
- 秃鹫
- 枳椇木皮
- 五指毛桃
- 鼹鼠
- 天花粉
- 女娄菜
- 蓝叶藤
- 大管
- 青竹标
- 血参
- 山核桃皮
- 掐不齐
- 栲栗果壳
- 木瓜
- 榆树
- 单肾草
- 衣鱼
- 栝楼皮
- 山牛毛毡
- 马刀
- 椰子浆
- 冬瓜
- 长毛柃叶
- 麦麸草根
- 山丹
- 甜杏仁
- 大过路黄
- 红茴香根
- 鹿药
- 清香桂
- 血苋
- 茴香虫
- 倒爪草
- 荆芥
- 狮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