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
《*辞典》:浆水
拼音注音
Jiānɡ Shuǐ
别名
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
《嘉佑本草》
来源
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制法
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六日生白色泡沫时,滤出待用。
性味
甘酸,凉。
①《嘉佑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
②《本草衍义补遗》:"味甘酸而性凉。"
功能主治
调中和胃,化滞止渴。治呕哕,伤食泻痢,烦渴。
①《嘉佑本草》:"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烦去睡,调理腑脏,煎令酸,止呕哕。"
②《纲门》:"利小便。"
用法用量
内服:冲水煎汤或煮粥。
注意
《嘉佑本草》:"冰浆至冷,妇人怀妊,不可食之,食谱所忌也。"
复方
①治霍乱:浆水稍醋味者,煎干姜屑呷之。夏月腹肚不调,煎呷之。(《兵部手集方》)
②治手指肿:煎浆水和少盐热溃之,冷即易。(《孙真人食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绿萼梅
- 罗汉松根皮
- 紫八宝
- 刺齿凤尾蕨
- 野灯草
- 卷柏
- 野罂粟壳
- 鸡卵草
- 珊瑚冬青
- 藏茄
- 脆骨风
- 无患子叶
- 粟米草
- 蓑草根
- 玉芙蓉
- 杨树花
- 白背青荚叶
- 小蕨鸡
- 柿根
- 虎耳兰
- 手参
- 皂角菌
- 金蛤蟆
- 大金发藓
- 柏树叶
- 大果琉璃草
- 粗叶木叶
- 穿破石
- 白千层
- 漆树根
- 茅栗
- 偏叶白齿藓
- 马牙七
- 菅茅根
- 甘青铁线莲
- 锯鲨翅
- 银杏叶
- 西洋菜干
- 青蒿根
- 短穗兔耳草
- 构菌
- 豨莶
- 石仙桃
- 黄杨叶
- 紫花鱼灯草
- 武靴藤
- 扇叶人字果
- 剑花
- 角盘兰
- 关东丁香
- 狼麻
- 红门兰
- 汉中防己
- 多斑紫金牛
- 小酒饼花
- 油鱼
- 凤眼草
- 地胆
- 赛北紫堇
- 蔓荆子
- 三角泡
- 肋柱花
- 香叶天竹葵
- 女金丹
- 大毛红花
- 湿鼠曲草
- 梅花草
- 大地柏枝
- 黄蜀葵叶
- 乌蛇卵
- 榕树皮
- 瓜馥木
- 大叶醉鱼草
- 石笔海胆
- 白毛草
- 荷叶
- 十两叶
- 猪耳掌
- 狗头芙蓉
- 红轮千里光
- 锯齿溪蟹
- 木兰花
- 油茶花
- 香根芹
- 麻母
- 紫楠
- 莲座叶通泉草
- 落葵子
- 绿段草
- 落地生根
- 葎草
- 留兰香
- 瘤孢地菇
- 竻苋菜
- 络石果
- 绿盐
- 辣蓼草
- 绿豆粉
- 罗伞树
- 罗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