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茅根
《中华本草》:菅茅根
拼音注音
Jiān Máo Gēn
别名
菅根、地筋、土筋、蚂蚱草根
英文名
rhizome of Villose Themeda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gigantea Haok. Var.villosa (Poir.) K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菅,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m,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具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m;总状花序长17-25mm,佛焰苞长2-3.8cm,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10-15mm,无毛;两性小穗2-3个,长8-9mm,无芒或有长达6mm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2颖与第1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肺;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水肿;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煎水②治风湿麻木:蚂炸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菅茅根
拼音注音
Jiān Máo Gēn
别名
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原形态
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草(《植物名实图考》),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
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米。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只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米;总状花序长17~25毫米,佛焰苞长2~3.8厘米,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10~15毫米,无毛;两性小穗2~3个,长8~9毫米,无芒或有长达6毫米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二颖与第一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我国西南、华南及中部各地。
性味
①《纲目》:"微甘。"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
①《国药提要》:"止口渴,利小便。治淋,通经。"
②《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解表,接骨。治痨伤,风湿麻木,骨折,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泡酒。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麻木:蚂蚱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
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栗毛球
- 蒴藋赤子
- 雪茶
- 心叶党参
- 黄木耳
- 老熊花
- 马桑树皮
- 黄鼠狼
- 枣树皮
- 一品红
- 紫薇根
- 追风伞
- 紫麻
- 喜树果
- 野丁香
- 土荆皮
- 血党
- 旋花
- 紫葛
- 皂角菌
- 羊肚
- 兔皮毛
- 小檗
- 树韭菜
- 重叶莲
- 浙江七叶树
- 夜香牛
- 小叶榕
- 全叶马兰
- 人参条
- 肥荚红豆
- 山地豆
- 苎麻梗
- 紫鸭跖草
- 山黑柳
- 乌桕木根皮
- 瓶尔小草
- 香樟叶
- 甜瓜花
- 山苦荬
- 榕须
- 苎花
- 橡实
- 水麻tiao
- 女金丹
- 天竺桂
- 五代同堂
- 秋海棠
- 拟进里香
- 旋蒴苣苔
- 五倍子内虫
- 茜草
- 树葱
- 野西瓜苗
- 南天竹
- 枇杷叶露
- 炮仗花
- 水将军
- 三色堇
- 向日葵叶
- 牛轭草
- 肉连环
- 锯齿溪蟹
- 降香
- 铁苋
- 双肾草
- 通经草
- 厚叶牛耳草
- 栾华
- 乌柳
- 红果冬青
- 黄柏
- 猴樟果
- 土箭芪
- 铁扫帚
- 九龙藤叶
- 榠樝
- 紫背天葵草根
- 甘草梢
- 阔叶石韦
- 岭南铁角蕨
- 壶卢秧
- 粟米草
- 落霜红根
- 牛耳枫枝叶
- 过路惊
- 蛇果黄堇
- 木本胡枝子叶
- 驴肉
- 树舌
- 广西九里香根
- 独叶岩珠
- 长叶竹根七
- 两色瓦韦
- 龟血
- 草本三角枫
- 藏三七
- 补骨脂
- 隔山撬
- 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