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百部
《*辞典》:土百部
拼音注音
Tǔ Bǎi Bù
别名
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
出处
《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根簇生,粗壮,肉质,先端膨大,呈纺锤形。茎直立,高30~60厘米,绿色,圆柱形,中空,下部分枝多,上部节间较短;叶状枝2~6枚簇生,扁平,镰刀状,先端渐尖.中脉明显,绿色有光泽,长6~8毫米,宽约1毫米。叶退化为鳞叶状,极小,膜质。花杂性,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梗细弱,长10~15毫米,中部有一关节;花小,钟状,花被裂片6;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雌蕊1,子房3室。浆果,圆球形,直径5~7毫米,熟时黑色。
生境分布
生长于阴湿和土壤肥厚的地方,常见于山麓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湖北等地。产四川、云南。
形状
多为丛生的根条,头部有芦秆及较短的干枯残茎。每条块根呈纺锤形,两端尖,长约3~7厘米,粗约0.7~1.2厘米。外表皱缩,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干燥后多呈空壳状。坚脆,易折断,内心空虚少肉质,未充分干燥者,内心有粘性白色的肉质。气微酸,味带麻。以根条均匀,内心较饱满者为佳.
化学成分
羊齿天门冬根含粘液质达60%。粘液质经缓和水解可分成粘多糖和多糖两部分,前者由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1:1)组成,后者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2:8:9)组成。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甘苦,无毒。"
炮制
以水润软,切片,晒干。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肺经。"
功能主治
①《峨帽药植》:"治虚弱咳嗽。"
②《四川中药志》:"润肺燥,杀虫虱。治肺劳久咳,疗骨蒸潮热,涂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备注
同属植物[b]小茎叶天门冬[/b]的块根亦供药用。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蝎子草
- 野京豆
- 飞天蠄蟧
- 箭杆杨
- 栀子花
- 苹婆
- 黄麻
- 马缨杜鹃
- 过岗龙
- 八角莲
- 竹节草
- 红瑞木
- 九龙盘
- 黄藤叶
- 白石榴根
- 西藏凤仙花
- 佛杜树
- 吉祥草
- 海金沙
- 石豇豆
- 漆树根
- 鳕鱼骨
- 白椴
- 通天草
- 小叶榕
- 甘菊
- 小口小金发藓
- 诃子核
- 蒙古马兰
- 野棕
- 敦盛草
- 鮧鱼
- 楼梯草
- 三七
- 山梅花根皮
- 黑种草
- 龙须眼子菜
- 戴星草
- 甘遂
- 红皮云杉
- 黄山五叶参
- 双肾草
- 滇瑞香
- 苦楝花
- 功劳叶
- 武靴藤
- 地涩涩
- 接骨丹
- 野烟叶
- 蓝花棘豆
- 衣鱼
- 地浆
- 小叶黑面叶
- 复羽叶栾树
- 昆明堇菜
- 木蜡树根
- 鸢胆
- 毛冬瓜叶
- 玫瑰茄
- 荆芥
- 芦竹笋
- 地筋
- 胆南星
- 沙叶铁线莲
- 四季素馨花
- 红石耳
- 石蛇
- 大过山龙
- 木莲
- 何首乌
- 竹蠹虫蛀末
- 赤车使者根
- 八哥
- 芡实
- 象皮
- 粘山药
- 石笔海胆
- 杏仁
- 桃枝
- 蒲圻贝母
- 榛子花
- 小米柴
- 鳗鲡鱼骨
- 秋海棠茎叶
- 玉簪花
- 野苦荬菜
- 滇肉棒
- 杜仲
- 山合香
- 花椒
- 鳍蓟
- 苏木蓝
- 小无心菜
- 枇杷花
- 土贝母
- 五齿剑
- 芍药花
- 海菜
- 榔榆茎叶
- 沙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