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粘山药
拼音注音
Nián Shān Yɑo
别名
牛尾参、粘狗苕
来源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粘山药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健脾祛湿,补肺益肾。用于肺结核病,脾虚泄泻,消渴;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粘山药
拼音注音
Nián Shān Yɑo
别名
牛尾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粘狗苕、粘芋(《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粘山药的块根。秋、冬采收块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粘山药,又名:近光薯蓣。
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肥大,富含淀粉。茎圆柱形,稍扭曲,表面被微毛茸,节处较多。叶互生,心形,较厚,先端尖,略尾状,基部阔心形,全缘,上面近光滑,下面稍被毛,以叶脉及柄上为多;叶柄长约3.3厘米。花数朵排成腋生的穗状花序,基部有鞘状苞片2枚,长约1.5毫米,先端钻形;花单性异株,花被6裂。蒴果矩圆形,长15~22毫米,有3翼,边缘浅波状,两端微凹。种子狭卵形。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健脾去湿,补肺肾。治脾虚食少泄泻,消渴,肺结核,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
治肺结核:粘山药根芽十个,百合四钱。共捣烂,加蜂蜜适量蒸吃。(性味以下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芒小米草
- 山核桃皮
- 土黄连
- 白果槲寄生
- 蒙古扁桃
- 马尾千金草
- 软蒺藜
- 马尾伸筋草
- 水八角莲
- 虫白蜡
- 蚂蚁上树
- 珍珠莲根
- 珍珠绣球
- 皱叶子
- 两色乌头
- 亮叶桦根
- 十大功劳根
- 红花寄生
- 皮哨子
- 山楂木
- 白花映山红
- 豹皮菇
- 苍白过路黄
- 小叶三点金
- 轮叶铃子香
- 小蜡树
- 五叶壁藤
- 蓝花棘豆
- 莓叶委陵菜
- 桑螵蛸
- 方叶五月茶
- 天山雪莲花
- 序梗女贞
- 两色瓦韦
- 乔木紫珠
- 菾菜根
- 水茴香藻
- 鹧鸪脂
- 旋花
- 细叶泥炭藓
- 异株百里香
- 细叶十大功劳
- 海菜
- 滇南千里光
- 棱枝槲寄生
- 海带
- 绿百合
- 金荞麦茎叶
- 痢止蒿
- 钻地风
- 五叶木通
- 八月炸
- 澜沧扁担杆
- 毒箭羊角拗
- 旱荷叶
- 四叶草
- 葫芦藓
- 荡皮参
- 韭子
- 绿盐
- 海木
- 细辛
- 金箔
- 金鱼
- 锦鸡
- 榆花
- 油鸭
- 柚皮
- 榅桲
- 漏芦
- 绿矾
- 柚叶
- 油鱼
- 理石
- 椰根
- 海芋
- 菥蓂
- 三爪龙
- 柚核
- 樱额
- 灯蛾
- 油炸木
- 腊雪
- 狼麻
- 缬草
- 椰子壳
- 莱菔缨
- 省雀花
- 旱柳
- 杜父鱼
- 绵藤
- 海胆
- 海柏
- 欧活血丹
- 淡菜
- 籼米
- 狼毒
- 续断
- 云雀
- 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