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木
《中华本草》:油炸木
拼音注音
Yóu Zhà Mù
别名
牛瘦鞭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hainanense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海南荚蒾 常绿灌木,高达3m。当年小枝四方形,连同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二年生枝紫褐色或灰褐色,圆筒状,无毛。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亚革质,叶片长圆形、宽长圆状被针形或椭圆形,长3.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尖,基部阔楔形或有时圆形,全缘或中部以上具2-3对疏离的小齿,上面稍光亮,两面无毛或下面中脉和侧脉被显状毛,有黑色或栗褐色腺点;侧脉4-5对,基部一对伸长而作离基三出脉状,小脉近横列,上面显着。夏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直径2-4cm,总花梗短,第1级辐射枝4-5条;花芳香;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径约4mm;雄蕊5,高出花冠。核果卵形,长4-6mm,宽4-5mm,熟时红色,显压扁状;核扁圆形,背面凸起,腹面深凹。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灌丛或丛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痢疾;尿路感染;蛇咬伤;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槐
- 鹿靥
- 狗仔花
- 小毛蓼
- 圆叶乌桕
- 狼喉靥
- 蛇接骨
- 海蟹壳
- 麻妹条叶
- 枸橘核
- 青海防风
- 旱田草
- 白桦皮
- 石蔓藤
- 蛇退
- 狗尾草子
- 松蕈
- 射尿(虫另)
- 对节叶
- 牦牛角
- 刺蓼
- 茴香根
- 升登
- 苦苣苔
- 鸭儿芹果
- 亮叶冬青根
- 白背小报春
- 圆叶茅膏菜
- 水虾子草
- 山萩
- 大三叶升麻
- 窝儿七
- 棕榈叶
- 丁香枝
- 莱菔叶
- 大花剪秋罗
- 豆梨
- 白郎花
- 荞麦七
- 粟糠
- 粤万年青
- 君迁子
- 建兰花
- 血人参
- 木奶果
- 姜石
- 软蒺藜
- 黄花香
- 青蒿
- 五蕊寄生
- 秦艽
- 蛇见怕
- 香蕉弄蝶
- 大细辛
- 柠檬
- 黑汉条
- 豌豆七
- 黄藁本
- 茜草茎
- 楮茎
- 短柄南蛇藤根
- 鲨鱼油
- 小叶鹅掌柴
- 锦地罗
- 竹节人参叶
- 水鳖蕨
- 断板龟
- 胡杨
- 香苏草
- 刘寄奴
- 单花鸢尾子
- 牯岭凤仙花
- 九节风
- 芦花
- 金花菜
- 风叶藤
- 高山唐松草
- 红鬼笔
- 貒骨
- 大伸筋
- 黄多孔菌
- 红黑二丸
- 一味药
- 蝈蝈
- 野梨枝叶
- 薯良
- 节节草
- 獾油
- 棕榈根
- 乌桕根皮
- 百眼藤
- 鲫鱼脑
- 日中花
- 胡麻仁
- 母猪藤根
- 金不换
- 海白石
- 穿地龙
- 胡芦巴
- 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