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鸭
《中华本草》:洋鸭
拼音注音
Yánɡ Yā
别名
西洋鸭、麝香鸭、番鸭、关鸭、旱鸭
英文名
drought duck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麝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irina mosch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杀,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
麝鸭,体较健壮,肉肥。头大颈部,全身呈长椭圆形。嘴黄色,基部和眼圈周围生有红色肉瘤,以雄者为发达。全身羽毛丰满,华丽且有光泽,色纯白或纯黑,间有杂彩或白色黑顶者。翼矫健,长达及尾,能飞翔。胸部平坦,宽阔。尾部瘦长。尾羽长,且向上微微翘起。腿高,且与脚、蹼均呈黄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活于水滨,性驯。食蔬菜、青草及鱼、虾、田螺、蚯蚓等。原产于中美和南美。资源分布:我国已有引入,现南方各地省,如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均有饲养。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肾;缩尿;益气。主肾虚阳痿;腰膝无力;小儿遗尿;瘘管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煮汁或清炖,120-240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洋鸭
拼音注音
Yánɡ Yā
别名
麝香鸭、旱鸭(《生物学通报》(1):23,1956)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鸭科动物麝鸭的肉。
原形态
体较家鸭健壮肥大,雄者更大。体形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短,嘴黄色,基部和眼圈周围生有红色肉瘤;雄者肉瘤延展较阔。白眼球呈浅蓝色。全身羽毛丰满,华丽有光泽,色纯自或纯黑;间有杂彩或白色黑顶者。翼矫健,长达及尾,能飞翔。胸部平坦,宽阔。尾部瘦长,不似家鸭有肥大的臀部;尾羽长,向上微微翘起。腿较家鸭高,腿、脚及蹼均呈黄色。喜生活于水滨,性驯。食量甚大,好食蔬菜、青草及鱼、虾、田螺、蚯蚓等。
生境分布
原产于中美和南美。我国已有引入,现南方各省,如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均有饲养。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助阳道,健腰膝,补命门,暖水脏。"
用法用量
内服:煮汁或清炖,4~8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玉米
- 芸薹
- 盐肤木根皮
- 油茶花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绣球花
- 椰子壳
- 樱桃核
- 罂粟
- 薏苡叶
- 制何首乌
- 羊蹄
- 红须须
- 红花鹅掌柴
- 四楞蒿
- 徐长卿
- 小叶榕
- 榆枝
- 盐蒿
- 红娘子
- 南方红豆杉
- 秋牡丹根
- 大叶樱叶
- 鹿肾
- 刺芋
- 野茄树
- 棕榈叶
- 荔枝核
- 煨姜
- 篱天剑
- 阴地蕨
- 狗脚草根
- 干冬菜
- 原羚角
- 石珠
- 麻牛膝
- 松笔头
- 松根
- 鳞瓦韦
- 丁香蓼
- 台湾肺形草
- 罂粟壳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吉祥草
- 枪刀药
- 土荆皮
- 上山龙
- 丁榔皮
- 肖菝葜
- 中间骨牌蕨
- 东方荚果蕨
- 张公鱼
- 野丹参
- 亚罗椿
- 刺苞南蛇藤
- 白石榴根
- 八角莲
- 臭灵丹
- 黄唇鱼心
- 过岗龙
- 黑龙串筋
- 藏羚角
- 广藤根
- 大乌爪金龙
- 鱼腥草
- 豺皮樟根
- 多花猕猴桃茎叶
- 婆罗门皂荚
- 鬼柳树
- 桂花
- 金瓜核
- 香木菌桂
- 鲛鱼皮
- 香港四照花果
- 雪猪肉
- 郁李仁
- 戴星草
- 椰子皮
- 同形鳞毛蕨
- 出山虎
- 羊耳朵叶
- 樱桃枝
- 青海马尾连
- 羊肚菌
- 鮧鱼
- 黄屈花
- 昆明堇菜
- 刘寄奴
- 大发汗
- 三七
- 药芹菜根
- 杜根藤
- 挖耳草根
- 银粉背蕨
- 栉叶蒿
- 野蘑菇
- 野高粱
- 银边翠
- 白鹤菌
- 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