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槲寄生
《中华本草》:白果槲寄生
拼音注音
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
别名
欧寄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ianum(Danser)Long;V.al-bumauct.nonL.]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
灌木,高约0.5m。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多歧分枝,枝的节间长3-7m,粗2.5-6mm,干后具纵皱纹。叶对生,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倒卵形,长3-5cm,宽1.5-2.5cm,先端近圆形,基部楔形,叶缘稍背卷;基出脉3-7条。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顶生,总花梗几无,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侧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长2-3mm;雄花花蕾时近球形,长约2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雌花序聚伞式穗状,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约2mm,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长2-2.5mm;雌花花蕾时卵球形,长2.5-3mm;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1.5-2mm;柱头乳头状。浆果椭圆形,长8mm,直径6mm,宿存花柱长约1mm,黄色,果皮平滑。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寄生于樱桃、花楸、核桃、云南鹅耳栎等植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给小鼠腹腔注射新鲜非发酵的白果槲寄生植物汁10mg/kg,隔不同时间进行胶体碳清除率测定。开始时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无影响,48h后吞噬细胞指数明显增加,于120小时恢复正常;注射植物汁24小时时脾脏重量减少,48小时时增加,120小时恢复正常。将绵羊红细胞(SRBC)和植物汁(10mg/kg)或多糖组分(12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免疫3日后IgM抗体生成显着增加,在第5日和第9日脾脏内的IgM-PFC数量也明显增加。将SRBC与不同剂量的植物汁混合,给小鼠皮下注射,于5日后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白果槲寄生提取液还能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抗肿瘤作用 启果槲寄生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白果槲寄生蛋白质对恶性肿瘤细胞起着其他细胞抑制剂起不到的特殊作用。
性味
甘;苦;性平
毒性
白果槲寄生植物汁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约为32mg/kg,其多糖组分小鼠腹腔注射的一次耐受量大于2.25g/kg。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催乳。主风湿痹痛;筋骨痿弱;腰痛腿软;产后乳汁稀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新疆紫草
- 小一把抓
- 山花生
- 狭叶山胡椒
- 山稗子根
- 山橿根
- 小鱼仙草
- 小凤尾草
- 山樱桃核
- 小飞扬草
- 山油柑叶
- 小冬青
- 新疆芍药
- 小棕皮头
- 山砂姜
- 咸酸蔃
- 手掌参
- 小二仙草
- 小垂头菊
- 新疆雪莲
- 杏叶防风
- 小毛香
- 小岩白菜
- 蓼大青叶
- 新疆远志
- 小寸金黄
- 蓝萼香茶菜
- 山水芹菜
- 蓝花龙胆
- 小无心菜
- 蓝花绿绒蒿
- 小丁香
- 禾秆蹄盖蕨
- 禾叶风毛菊
- 显脉罗伞
- 小报春花
- 落花生油
- 蓝玉簪龙胆
- 小果皂角
- 小南木香
- 山木通根
- 山白蜡条
- 红树皮
- 红子仔
- 红石耳
- 红毛鸡
- 红厚壳
- 红紫珠
- 红三七
- 红瑞木
- 红泽兰
- 红毛七
- 红子根
- 红毒茴
- 红簕钩
- 红五加
- 红楠皮
- 红活麻
- 旋鸡尾
- 寻骨风
- 杏树皮
- 红头小仙
- 红牛皮菜
- 红梗草根
- 红毛走马胎
- 红直当药
- 红叶甘橿
- 红半边莲
- 鸢油
- 红牛毛刺
- 白前
- 红果冬青
- 野菠菜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密毛桃叶珊瑚果
- 红树果
- 红筷子
- 红水芋
- 红土子皮
- 红枫荷
- 红头草
- 红毛菍
- 冰糖
- 仙桃草
- 红根草
- 红粘谷
- 红刺藤
- 红小麻
- 红果楠
- 红杉皮
- 红毛蛇
- 红敷地发
- 曼陀罗子
- 仙掌子
- 新香草
- 小驴蹄草
- 小鬼钗
- 山棯根
- 山臭草
- 白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