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心
《中华本草》:棕树心
拼音注音
Zōnɡ Shù Xīn
英文名
wood of Fortune Windmillpalm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茎皮,取木质部,切段晒干。
原形态
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100cm,具多数皱折,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资源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
性味
味苦;涩;性平
归经
心;脾经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收敛止血。主心悸;头昏;崩漏;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治崩漏: 棕榈茎(去皮取心)一斤,麦粉一斤,甜酒一斤。和匀制成讲,每服一两,每日二至三次。 (《江西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棕树心
拼音注音
Zōnɡ Shù Xīn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功能主治
《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
复方
治崩漏:棕榈茎(去皮取心)一斤,麦粉一斤,甜酒一斤。和匀制成饼,每服一两,每日二至三次。(《江西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刺梨
- 水苎麻
- 蚌肉
- 滇南冠唇花
- 花被单
- 毛轴莎草
- 扶桑叶
- 石参
- 枫香树皮
- 石南实
- 粽巴叶
- 咳嗽草
- 化金丹
- 喜鹊肉
- 寸节七
- 猪毛
- 萝卜防己
- 花苜蓿
- 大理菊
- 木苎麻
- 白扁豆
- 青杠膏
- 滇榧子
- 球花紫云英
- 大戟
- 花蚁虫
- 野辣蓼
- 万寿菊叶
- 猪母柴根
- 蚕豆壳
- 滇肉棒
- 羊脬
- 万年藓
- 老虎俐
- 鼬瓣花根
- 紫弹树枝
- 常春藤子
- 黄花绿绒蒿
- 侧子
- 野菱
- 福参叶
- 阳桃花
- 苡芭菊
- 川桂皮
- 猪毛草
- 黄秋葵根
- 蕨根
- 万年蒿
- 水獭肝
- 黄土
- 石见穿
- 云实根
- 毛竹
- 醋栗
- 药王茶
- 厚朴子
- 天青地红
- 榧枝叶
- 万年青根
- 黄芽白菜
- 黄藤叶
- 龙须藤
- 候风藤
- 大叶钩藤根
- 大树皮
- 大火草根
- 太白鹿角
- 黄龙须
- 大叶贯众
- 毛稔根
- 银箔
- 水田碎米荠
- 鳞花草
- 紫荆果
- 毛柴胡
- 毛脉酸模
- 柴胡叶链荚豆
- 黄花独蒜
- 干漆
- 鱼蓼
- 大叶藤
- 大叶钓樟
- 草蚂蚱莲
- 猪毛蕨
- 石帆
- 铧尖草
- 柳叶鬼针草
- 一叶荻
- 云南小阴地蕨
- 莼
- 羊肌藤
- 蛤仔
- 野塘蒿
- 土大香
- 草贝母
- 天脚板果
- 川木香
- 小茴香
- 黄杞皮
- 扶栘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