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
《中华本草》:石帆
拼音注音
Shí Fān
别名
海团扇
英文名
scallop
出处
出自1.《本草拾遗》。2.陶弘景:石帆,状如柏。3.《本草拾遗》:石帆,高尺余,根如漆。上渐软,作交罗纹,生海底。4.《日华子本草》:石帆,紫色,梗大者如箸,见风渐硬,色如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软柳珊瑚科动物网状软柳珊瑚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bergorgia reticulata(Ellis et Solander).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净,晾干。
原形态
网状软柳珊瑚,群体扁团扇状,分枝颇多,常伸展为一平面,似扇网形,其间具无数小长螅体;各水螅体有8个触手。全体棕红色或金黄色,中轴淡黄色,皮层薄,皮层内能针浅黄和灰红色。群体基部附着有一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暖海岩礁间,在水深5-20m的浅海区。资源分布:我国从广东西部沿海至雷州半岛及海南海域均有分布。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肾;脾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淋。主主治闭经;石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1.陶弘景:疗石淋。2.《本草拾遗》:煮汁服,主妇人血结月闭,石淋。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石帆
拼音注音
Shí Fān
别名
海团扇(《动物学大辞典》)。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
原形态
全体呈树状,分枝颇多,常扩展而为一平面,不向四方分披。其间具无数小水螅体;各水媳体有触手8。其骨胳为石灰质,黑色,质脆。高约10~12厘米左右。
生境分布
着生于暖海的岩礁间。分布我国南部沿海。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②《纲目》:"甜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陶弘景:"疗石淋。"
②《本草拾遗》:"煮汁服,主妇人血结月闭,石淋。"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黄草
- 桑枝
- 小花青藤
- 大对经草
- 枇杷
- 百药煎
- 巴东岩白菜
- 大叶胡枝子
- 山香圆
- 小花黄堇
- 小叶杨
- 委陵菜
- 小毒芋
- 大一面锣
- 毛黄堇
- 白薇
- 红花月见草
- 马槟榔
- 山木通
- 宽叶杜香
- 定草根
- 心叶虎耳草
- 帘子藤
- 黄花参
- 驴肾
- 大叶藤
- 光里白
- 红血藤
- 紫薇花
- 蓝花葱
- 山矾
- 胡葱
- 米饭花果
- 大叶桉
- 小儿血参
- 黄水藨叶
- 糠谷老
- 叶底珠
- 两面刺
- 卵叶娃儿藤
- 祁连山圆柏
- 墨旱莲
- 葎草根
- 心叶荆芥
- 大散血
- 八角枫根
- 岗松
- 落霜红根
- 大火草根
- 虎杖香蕈
- 红头翁
- 灰毛婆婆纳
- 毛蕨根
- 蔓荆子叶
- 小齿锥花
- 西藏角蒿
- 单刀根
- 大巢菜
- 虎咬癀
- 蓝花石参
- 龙头草
- 红茄苳
- 厚叶算盘子
- 绵枣儿
- 桑根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小苦参
- 红寒药
- 秃叶红豆树
- 蓝花参
- 柳叶斑鸠菊
- 东风螺壳
- 水榆
- 东紫堇
- 木通七叶莲
- 春砂花
- 枪刀药
- 南丹参
- 木莲
- 狭叶败酱
- 柳叶剑蕨
- 丁香
- 酸枣根皮
- 红花酢浆草
- 地精草
- 匐地风毛菊
- 鸡大腿
- 新疆芍药
- 山道年蒿
- 九眼独活
- 大酸浆草
- 狐心
- 小凤尾草
- 山楂木
- 小毛香
- 唐松草
- 蓝锭果
- 悬钩茎
- 心叶荚蒾根
- 海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