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桃花
《中华本草》:阳桃花
拼音注音
Yánɡ Táo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Carambola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药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verrhoa carambola L.采收和储藏:7-8月花刚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阳桃 乔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及叶轴被毛,具小叶5-11枚,长约13cm;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cm,宽约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或老枝上,长约3cm;花萼5,红紫色,覆瓦状排列,长约3mm;花冠近钟形,白色至淡紫色,长约5mm,花瓣倒卵形,旋转状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较短且无花药,花丝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数。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
含芸香甙(rutin)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D-glucoside)。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肝;胆经
功能主治
截疟;止痛;解毒;杀虫。主疟疾;胃痛;漆疮;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
《本草求原》:解鸦片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阳桃花
拼音注音
Yánɡ Táo Huā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能主治
治寒热往来。
《本草求原》:"解鸦片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8钱。
复方
①治寒热往来:干阳桃花五至八钱。酌冲开水炖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解鸦片毒:阳桃花三钱。水五、六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芷叶
- 拔毒散
- 类梧桐
- 刺海松
- 廉姜
- 喉痧药
- 刺桐花
- 常山
- 回回豆
- 山苦菜
- 广西莲座蕨
- 吕宋果
- 伏龙肝
- 竻苋菜
- 梨果榕
- 干岩矸
- 糕菜
- 刺柄莲座蕨
- 榔榆茎叶
- 华紫报春花
- 柳兰叶风毛菊
- 乌木屑
- 乌桕叶
- 帘子藤
- 山茶根
- 山莲藕
- 扶芳藤
- 干饧糟
- 川牛膝
- 扁担蒿
- 华山矾
- 匙叶五加
- 挂金灯
- 枸骨树皮
- 山茶花
- 凤尾参
- 抽筋草
- 朝天子
- 甘菊花露
- 棱萼母草
- 冰草
- 野菱
- 银锁匙
- 白垩
- 冰草根
- 川谷根
- 观音竹
- 山黑柳
- 寒水石
- 藏紫菀
- 羖羊角
- 狼尾草
- 光叶密花豆
- 拐棍竹
- 澄茄子
- 白栎蔀
- 灵猫肉
- 心不干
- 水苎麻
- 虫豆柴
- 珍珠母
- 山白果
- 糙叶千里光
- 番石榴树皮
- 潺槁树
- 山茴芹
- 复生草
- 春砂花
- 硫化铅
- 离根香
- 川桂皮
- 柳穿鱼
- 山豆根
- 刺楸树叶
- 岗边菊
- 山铁树
- 刺葡萄根
- 番薯藤
- 厚叶子树
- 刺瓜米草
- 扁担藤
- 番荔枝叶
- 观音茶
- 灵寿茨
- 番木瓜叶
- 肝风草
- 叉歧繁缕
- 甘蕉根
- 狗爪豆
- 络石藤
- 岗梅根
- 川贝母
- 刺鸭脚木
- 银老梅
- 白地紫菀
- 白肚
- 凤尾草
- 野花生
- 厚皮香
- 刺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