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梅花根皮
《*辞典》:山梅花根皮
拼音注音
Shān Méi Huā Gēn Pí
别名
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5~4米。树皮黄褐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无毛,红褐色。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披针状卵形,长5~11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白色平贴硬毛或无毛,下面叶脉上被白色硬毛,脉腋间并簇生须毛,叶脉自基部5出,主脉基部及叶柄常呈红色或青紫色。总状花序生于侧杖顶端,长5~12厘米,花5~11朵;花径2.5~3厘米;萼筒杯状,顶端4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尖;萼筒与花梗表面均密生白色短硬毛;花瓣4,阔椭圆形或宽卵形,纯白色;雄蕊多数,外轮雄蕊长于内轮;花柱4,近上半部分开,子房下位,4室。蒴果倒卵形,4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的溪谷两旁或山坡林缘灌丛中。分布浙江、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
治疟疾,头痛,挫伤,腰胁痛,胃气疼。
复方
①治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山梅花根皮八钱。同狗肉炖热,调白糖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太阳头痛:山梅花根皮加白糖共捣烂,敷贴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沙蒿
- 山珊瑚
- 独脚金
- 葫芦叶
- 山牵牛
- 栗毛球
- 酢浆草
- 双肾参
- 狐肉
- 小红藤
- 水田碎米荠
- 地乌
- 四大天王
- 金钮扣
- 猫爪子
- 鱼脑石
- 栝楼皮
- 擘蓝
- 玉叶金花
- 红孩儿
- 散血莲
- 锅铲叶
- 鸡麻
- 回心草
- 雀翘
- 大叶紫薇
- 猪毛七
- 野冬菊
- 番石榴子
- 叶下花
- 酸水草
- 一匹草
- 虫实
- 刺黄连
- 刺参
- 獾油
- 吊罗果
- 天香炉
- 金剪刀草
- 浆水
- 黄花小二仙草
- 打火草
- 钩栲
- 梵天花根
- 海桐花
- 白龙穿彩
- 大发汗
- 红牛毛刺
- 白常山
- 水仙
- 山羊血
- 绛梨木子
- 野花椒叶
- 南粤马兜铃
- 番杏
- 阔叶十大功劳
- 冻绿叶
- 三角泡
- 青丝龙
- 瑞香根
- 小白蒿
- 华南实蕨
- 红背桂
- 石斛
- 白苣
- 椋子木
- 点腺过路黄
- 大种半边莲
- 刺莓果
- 天文草
- 一把伞
- 白芥
- 华东阴地蕨
- 短柄南蛇藤果
- 凹裂毛麝香
- 万年青花
- 石栗
- 松蘑
- 鲨鱼骨
- 狭叶败酱
- 赤茯苓
- 绿结鸡骨
- 楤叶悬钩子
- 铁篱笆
- 小果千金榆
- 白花柴
- 太白鹿角
- 小茜草
- 异野芝麻
- 兜兰
- 樗叶花椒
- 地梢瓜
- 小叶小羽藓
- 草果药
- 山梅花根皮
- 冷杉果
- 红景天
- 野棉花
- 地棠花
- 铁篱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