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肾参
拼音注音
Shuānɡ Shèn Shēn
别名
对肾参、双肾子、双环参、羊肾参、对对参、天鹅抱蛋、玉凤花、齿片玉凤花、白花草、老母鸡抱蛋、金鹅抱蛋、仙鹅抱蛋、肾经草、金刚如意草
来源
兰科玉凤花属植物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 (Swartz)Schlecht.(Habenaria miersiana Champ.),以块茎入药。秋冬采挖,洗净蒸热,晒干或鲜用。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补肺肾,利尿。用于肾虚腰痛,病后体虚,肾虚阳痿,疝气痛,胃痛,肺结核咳嗽,睾丸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肾参
别名
岩蒜、石花、短苞斑叶兰
来源
兰科双肾参Goodyera brachystegi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补中益气,补腰肾。主治跌打损伤,肾虚腰痛,头晕耳鸣,睾丸炎。
用法用量
0.4~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狐肉
- 小红藤
- 水田碎米荠
- 地乌
- 四大天王
- 金钮扣
- 猫爪子
- 鱼脑石
- 栝楼皮
- 擘蓝
- 玉叶金花
- 红孩儿
- 散血莲
- 锅铲叶
- 鸡麻
- 回心草
- 雀翘
- 大叶紫薇
- 猪毛七
- 野冬菊
- 番石榴子
- 叶下花
- 酸水草
- 一匹草
- 虫实
- 刺黄连
- 刺参
- 獾油
- 吊罗果
- 天香炉
- 金剪刀草
- 浆水
- 黄花小二仙草
- 打火草
- 钩栲
- 梵天花根
- 海桐花
- 白龙穿彩
- 大发汗
- 红牛毛刺
- 白常山
- 水仙
- 山羊血
- 绛梨木子
- 野花椒叶
- 南粤马兜铃
- 番杏
- 阔叶十大功劳
- 冻绿叶
- 三角泡
- 青丝龙
- 瑞香根
- 小白蒿
- 华南实蕨
- 红背桂
- 石斛
- 白苣
- 椋子木
- 点腺过路黄
- 大种半边莲
- 刺莓果
- 天文草
- 一把伞
- 白芥
- 华东阴地蕨
- 短柄南蛇藤果
- 凹裂毛麝香
- 万年青花
- 石栗
- 松蘑
- 鲨鱼骨
- 狭叶败酱
- 赤茯苓
- 绿结鸡骨
- 楤叶悬钩子
- 铁篱笆
- 小果千金榆
- 白花柴
- 太白鹿角
- 小茜草
- 异野芝麻
- 兜兰
- 樗叶花椒
- 地梢瓜
- 小叶小羽藓
- 草果药
- 山梅花根皮
- 冷杉果
- 红景天
- 野棉花
- 独脚金
- 地棠花
- 铁篱巴果
- 绣线菊子
- 灰叶南蛇藤
- 河蚌
- 滇五味
- 贵州追风散
- 大头茶
- 节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