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
拼音注音
Shān Hé Tɑo
别名
小核桃
来源
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江西、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
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外果皮含鞣质。
功能主治
种仁润肺滋养,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
腰痛:山核桃肉(种仁)微炒,黄酒送服。
脚癣:鲜根皮煎汤浸洗。
皮肤癣: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山核桃
拼音注音
Shān Hé Tɑo
别名
山蟹(《中国树木分类学》),山核(《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种仁。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髓部实心。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生,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橙黄色鳞片状毛茸;小叶柄极短或几无,花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3条成一束,腋生,长10~15厘米;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3~6裂,与苞片贴生,雄蕊3~10;雌花序穗状,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2~5朵;雌花有4裂的花被,和子房贴生。果实核果状,核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外果皮密生鳞状腺体。成熟时4瓣开裂,长2~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分布浙江、安徽、湖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种仁:滋润补养;微炒;黄洒送服,治腰痛。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密叶绢藓
- 石南叶
- 田基黄
- 山楂叶
- 山道年蒿
- 黄秋葵根
- 大头橐吾
- 小苦参
- 山楂木
- 大麦奴
- 绿萼水珠草
- 厚皮香花
- 黄芩子
- 荷秋藤
- 广西九里香
- 扶桑根
- 百部
- 黄桷树根疙瘩
- 瓜子藤
- 红寒药
- 多裂委陵菜
- 滇丁香
- 旋蒴苣苔
- 土牛党七
- 畲山羊奶子
- 厚朴花
- 楼梯草根
- 青黛
- 大萼鹿角藤
- 水麦冬
- 忽布筋骨草
- 橙子皮
- 小报春
- 小豆柴
- 千叶独活根
- 唐松草
- 大良姜
- 川芎
- 青稞
- 奇蒿
- 大过路黄
- 红参
- 黄芽白菜
- 蒙自虎耳草
- 定经草
- 甜茶
- 甘草节
- 野丁香根
- 红绵藤
- 黄河裸裂尻鱼
- 栗寄生
- 大发表
- 小毛香
- 瞿麦
- 小青杨
- 珊瑚
- 马扫帚
- 芒小米草
- 了哥王子
- 涩梨
- 米仔兰
- 蔓胡颓子
- 消石
- 红蒿枝
- 凤仙根
- 黄山药
- 大叶花椒茎叶
- 红水芋
- 芜荑酱
- 凤尾七
- 石蕊
- 大皮消
- 白蘑
- 罗裙带根
- 茄蒂
- 山绿茶
- 散血芹
- 石床
- 悬钩子
- 虻虫
- 山百部
- 黄山梅
- 胡桃根
- 乌鸦翅羽
- 山百足
- 黄荆子
- 豪猪千
- 小鱼眼草
- 单刀根
- 鸡枞
- 山药藤
- 大芒萁
- 铁苋菜
- 小金樱
- 四指马鲅
- 花脸细辛
- 山砂姜
- 红椿
- 大茶药根
- 兰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