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根
《中华本草》:山乌桕根
拼音注音
Shān Wū Jiù Gēn
别名
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英文名
Root of Moutain Tallowtree
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 discolor (Champ.ex Benth.)Muell.Arg.[Stillingia discolor Champ.ex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山乌桕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10m。小枝灰褐色,有点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2-7.5cm,顶端有腺体2;叶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cm,宽2-5cm,全缘,下面粉绿色;侧脉8-12对。穗状花序顶生,长4-9cm;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雄花花萼杯状,先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极少3;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于房卵形,3室,花柱3,基部合生。蒴果球形,黑色,直径1-1.5cm;种子近球形,长4-5mm,直径3-4mm,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6-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不详。果实和种子外周的固形脂含多种脂肪酸,中有肉豆蔻酸1.7%,棕榈酸46.8%,硬脂酸2.O%,油酸46.4%,亚油酸3.1%。茎含蒲公英赛醇、?-谷甾醇、并没食子酸。
性味
苦;寒;有微毒
归经
脾;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主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去瘀,消肿,通便,清肠胃。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2.《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伤,疮痈,皮肤湿痒,理跌打。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山乌桕根
拼音注音
Shān Wū Jiù Gēn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秋后采。
原形态
山乌桕,又名:红乌桕。
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密生黄色小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时仅具雄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头3裂,向外反卷。蒴果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7~8月。
本植物的叶(山乌桕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性味
《陆川本草》:"苦,寒,有微毒。"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去瘀消肿。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
①《陆川本草》:"去瘀,消肿,通便,清肠胃。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
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伤,疮痈,皮肤湿痒,理跌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复方
①治大便秘结:山乌桕根一两。用水煎服。
②治白浊:山乌桕根须一两,猪肉二两。用水煎服。
③治蛇咬伤:山乌桕根一两,枫木叶二两。共捣烂,用糯米水四两,调匀,取汁服。渣敷患处四周。
④治毒蛇咬伤:山乌桕一至二两,黑面叶一至二两。用水煎,冲酒服。
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山乌桕根、铺地粘、金银花各适量。用水煎洗患处。(选方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雉
- 戟叶石苇
- 地灵根
- 虎牙
- 栘依
- 小白薇
- 芍药花
- 大理菊
- 小黑药
- 泥鳅滑液
- 天麻子
- 刺李
- 苦丁
- 粉瘤菌
- 麻雀肉
- 鼠矢枣
- 冬瓜
- 香根芹根
- 鳡鱼
- 吊竹梅
- 饺剪藤
- 蓝实
- 光板猫叶草
- 鸟不企叶
- 白桂木根
- 楸树
- 香油罐
- 蔷薇花
- 乌鱼蛋
- 猫肝
- 丁公藤
- 风车藤
- 鸭胆
- 海柳
- 鲦鱼
- 鼠舌草
- 胡麻花
- 紫红鞭
- 黄颔蛇骨
- 野马肉
- 水蓼
- 风轮菜
- 露兜竻蔃
- 华东瘤足蕨
- 鷃
- 鸭脚蓼
- 蜀葵子
- 七叶薯
- 八角莲
- 绣线菊根
- 朝鲜崖柏仁
- 紫楠根
- 野猪脂
- 番石榴树皮
- 白附子
- 臭黄荆根
- 绵参
- 长春花
- 桑柴灰
- 大块瓦
- 狗乳汁
- 地柏枝
- 红葱
- 柳叶亚菊蒿
- 野席草根
- 水松皮
- 树刁
- 甜远志
- 罗望子叶黄檀
- 痢止蒿
- 干旱毛蕨
- 狼把草
- 地钱
- 蓝叶棵
- 高原点地梅
- 鹳肉
- 茯神木
- 列当
- 万年蒿
- 对虾壳
- 牛耳散血草
- 粘毛黄花菍
- 粉叶地锦
- 翻白柴
- 短蕊万寿竹
- 钱针万线草
- 藜茎
- 大麦秸
- 鮹鱼
- 仙人杖
- 肥皂荚
- 三台红花
- 小棕包
- 豆麻
- 崖松
- 白云瓜梗
- 岩白菜素
- 蔷薇根
- 老龙皮
-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