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山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山桂
拼音注音
Dà Yè Shān Guì
别名
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
来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 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阴干或晒干研粉,亦可鲜用。
原形态
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有肉桂及樟脑香气;枝常对生,近四棱形,节上稍肥大。叶对生,革质,叶柄带褐色,叶片长椭圆形,长10厘米以上,可达30余厘米,宽4~7厘米,可达16厘米,先端钝圆至微凹,基部钝,全缘,离基三出脉明显,期间有横向平行细脉,上面橄榄绿色而光亮,下面淡绿色,无毛。夏季开黄绿色小花,集成圆锥花序;花被6;雄蕊9个;退化雄蕊3。果实椭圆形,橄榄绿色,顶端有小突尖,基部有浅杯状的宿存花被,边缘常可见6圆齿状裂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密林中,箐沟边或林谷阴湿处。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分布。
性味
甘、辛,温。
炮制
洗净切片,阴干或晒干研粉,亦可鲜用。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血,接骨。用于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蛇咬伤。
用法用量
干粉3~5分,水冲服;或3~5钱,水煎服。外用鲜树皮适量捣烂调水敷,或研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鹅儿肠
- 大黄树
- 大叶桉叶
- 大叶樟
- 大叶熊巴掌
- 大叶藻
- 大叶酸藤
- 大唇马先蒿
- 大桫椤
- 大羽藓
- 大肺经草
- 大虎耳草
- 五灵脂
- 椴叶独活
- 山里红
- 鹅管石
- 大一面镙
- 大马哈鱼
- 大黄草
- 大叶白花灯笼
- 大叶钩藤
- 断板龟
- 大蓑衣藤根
- 大青根
- 断线蕨
- 断节参
- 大百解薯
- 杜父鱼
- 复叶耳蕨
- 复叶葡萄叶
- 灯盏细辛
- 鹅蛋壳
- 鹅脚板
- 凫羽
- 毒根斑鸠菊
- 五味子
- 鹅脚板根
- 乌毛蕨贯众
- 大剑叶木
- 大叶铁包金
- 大头艾纳香
- 大叶黄杨根
- 大膜盖蕨
- 大豆黄卷
- 大雪上一枝蒿
- 大叶千里光
- 弹刀子菜
- 大还魂草
- 大叶骨碎补
- 大箭
- 丁萝卜
- 大地柏枝
- 大头陈
- 野猪肉
- 老虎须
- 小花琉璃草
- 尖山橙
- 柳叶绣球菊
- 香蓼
- 柴胡叶链荚豆
- 隔山撬
- 红须须
- 豆腐渣果
- 椿叶
- 对叉疔药
- 鳗鲡
- 碎米蕨
- 戟叶瓦韦
- 毛黐头婆
- 黄花香薷
- 秀丽野海棠
- 连香树
- 酥
- 南丹参
- 橘叶巴戟
- 化金丹
- 没药
- 五爪金龙
- 美味牛肝
- 牛尾泡
- 毒芹根
- 缩砂蜜
- 九牛薯
- 大麦
- 薯莨
- 水冬瓜
- 藏绵芪
- 马兜铃
- 兜兰
- 秋木瓜
- 大叶凤仙花
- 木蝴蝶
- 疏叶香根芹
- 天文草
- 蚌壳草
- 熊尾草
- 蕨
- 东风橘根
- 单根木
- 光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