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山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山桂
拼音注音
Dà Yè Shān Guì
别名
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
来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 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阴干或晒干研粉,亦可鲜用。
原形态
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有肉桂及樟脑香气;枝常对生,近四棱形,节上稍肥大。叶对生,革质,叶柄带褐色,叶片长椭圆形,长10厘米以上,可达30余厘米,宽4~7厘米,可达16厘米,先端钝圆至微凹,基部钝,全缘,离基三出脉明显,期间有横向平行细脉,上面橄榄绿色而光亮,下面淡绿色,无毛。夏季开黄绿色小花,集成圆锥花序;花被6;雄蕊9个;退化雄蕊3。果实椭圆形,橄榄绿色,顶端有小突尖,基部有浅杯状的宿存花被,边缘常可见6圆齿状裂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密林中,箐沟边或林谷阴湿处。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分布。
性味
甘、辛,温。
炮制
洗净切片,阴干或晒干研粉,亦可鲜用。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血,接骨。用于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蛇咬伤。
用法用量
干粉3~5分,水冲服;或3~5钱,水煎服。外用鲜树皮适量捣烂调水敷,或研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岩白菜
- 大血藤
- 同形鳞毛蕨
- 蓑草根
- 东风螺
- 桄榔面
- 齿叶草
- 黑皮青木香
- 毛叶白粉藤根
- 饺剪藤
- 岗梅叶
- 绿结鸡骨
- 向日葵花盘
- 鸡翎草
- 鸡排骨草
- 大叶沿阶草
- 大伸筋草
- 鸡蛋参
- 鸡骨菜
- 海仙人掌
- 偷筋草
- 豉汁
- 山蓼
- 鸡(土从)
- 土党参
- 毛麝香
- 麦门冬
- 尖齿耳蕨
- 天葵
- 小龙胆草
- 鸡爪乌
- 东北桤木
- 小对叶草
- 鸡屎藤
- 美脉藁本
- 鸡矢藤
- 张公鱼
- 波罗蜜核中仁
- 水团花根
- 金钱白花蛇
- 鸡嗉子花
- 指甲兰
- 枳椇子
- 藤茶
- 笔管榕
- 老鸦柿
- 鹈鹕脂油
- 炙红芪
- 二色补血草
- 苦芦骨
- 菘菜子
- 兰花叶
- 文殊兰果
- 使君子根
- 嫁(虫戚)
- 米油
- 兔血
- 虫白蜡
- 葫芦
- 黑大豆花
- 鸡爪竻
- 鸡爪簕
- 兔儿伞
- 水马桑
- 皱叶南蛇藤
- 滇南杭子梢
- 黑芝麻
- 藤本夜关门
- 鸡嗉子叶
- 柠条籽
- 鸡嗉子果
- 鸡血莲
- 蓝圆鲹
- 黍米
- 牛藤
- 蔗鸡
- 鸡腿堇菜
- 鸡血李
- 玉溪天仙藤
- 猫脚印
- 鲸蜡
- 五指山参叶
- 鸡冠花
- 慈姑花
- 叶上果根
- 罗汉松
- 鸡胆
- 鸡嗉子根
- 竹鼠油
- 鲚鱼
- 上天梯
- 臭菘种子
- 鸡桑根
- 鸡公柴果
- 大毛红花
- 峨眉石凤丹
- 豺皮樟根
- 田麻
- 角果木子油
- 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