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兔耳草
《中华本草》:短穗兔耳草
拼音注音
Duǎn Suì Tù ěr Cǎo
英文名
Shortspike Lagot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tis brachystachy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4-8cm。全株无毛。通常有匍匐走茎,根状茎短,不超过2cm。根多数,簇生,条形,内质,长可达10cm,根颈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棕褐色纤维状鞘包裹。叶全为基生,莲座状;叶柄1-5cm,扁平,下部宽而去;叶片宽条形至披针形,长2-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花葶数条,纤细,倾卧或直立,高度不超过叶;穗状花序长仅1cm,花密集;花萼佛焰苞状,先端开裂至1-3处,比苞片小;花冠白色或微带粉红或紫色,长5-6mm,筒部和檐部等长,上唇全缘,卵状长圆形,下唇,花药肾形;花柱伸出花冠,柱头点状。蒴果卵圆形,先端大而微凹,红色,光滑无毛。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滩、湖边砂质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须根多数,淡黄色,质脆,易折。茎细弱,紫红色,有节。叶基生,叶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4-6cm,宽约1cm,学绿色至黄绿色。花序穗状,肾密,卵形;花序总梗长2cm左右,花小,蓝紫色,二唇形。偶见蒴果。气微,味微苦。[br]以叶色绿、花多者为佳。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降压调经。主肺热咳嗽;高血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高血压、肺炎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乳腐
- 鸭脚艾
- 铁灯兔耳风
- 鸥
- 蛇百子
- 苹婆
- 鸭肪
- 胆星
- 人面子
- 竹节草
- 鹰爪枫
- 雀麦米
- 豆腐渣果根
- 人中白
- 雁脂
- 糠谷老
- 鼋肉
- 胆汁
- 箬蒂
- 长白鱼鳞松
- 铁脚草
- 粉条儿菜
- 鱼肝油
- 驳骨草
- 青丝线
- 青钱柳
- 玉山芎穷
- 赛莨菪
- 鸭嘴癀
- 遍山红
- 蛇退步
- 欧当归
- 赤麻
- 赛番红花
- 鸭跖草
- 鸦椿卫矛
- 鲨鱼胎
- 瑞香
- 酸石榴
- 顶果膜蕨
- 欧活血丹
- 青羊胆
- 青粱米
- 鲨鱼心
- 酸模
- 蛇头草
- 福建柏
- 短枝六道木
- 酸猴儿
- 蛇蜕
- 热带灵芝
- 黄鲴鱼
- 黄鳝
- 蝮蛇蜕皮
- 榕树胶汁
- 鸦葱
- 豆包菌
- 蝙蝠葛根
- 酸模叶橐吾
- 黑藁本
- 顶羽菊
- 盾翅藤
- 短萼蜂斗草
- 短柱梅花草
- 角果木叶
- 虾蟆脑
- 鲥鱼鳞
- 盾叶莓
- 桉树果
- 刺黄柏茎叶
- 人参须
- 茶子木花
- 凤仙透骨草
- 南蛇藤果
- 河套大黄
- 打破碗花花
- 白苣
- 沙枣树皮
- 牛毛草
- 山核桃皮
- 紫靛
- 蜘蛛香
- 醉魂藤
- 钻石风
- 雉肝
- 针叶火绒草
- 钻地风
- 金雀根
- 蜘蛛果
- 醉鱼草花
- 蜘蛛草
- 追风伞
- 肿柄菊叶
- 肿足蕨
- 藏青杠
- 钻天杨
- 蜘蛛抱蛋
- 蜘蛛果茎叶
- 蜘蛛蜕壳
- 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