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木
《中华本草》:咳喘木
拼音注音
Hāi Chuǎn Mù
别名
石龙脷、竹叶凉伞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filiformis 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
灌木,高约1m。分枝或少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膜夙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0cm,宽1-2.5cm,稀长达32cm,宽1.5cm,先端狭渐尖,略镰形,稀长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极浅的疏波状齿,齿尖具极小的腺点,背部多少被细鳞片,具腺点,腺点两面隆起,侧脉10-15对,连成明显的边缘脉。圆锥花序,腋生,长4-7cm;花梗长8-15mm,极细;萼片卵形,具腺点;花瓣粉红色或淡红色,长圆状卵形,具腺点;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雌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形,腺点不明显,无毛。果球形,蓝黑色或红色,直径约6mm,具腺点。花期4-5月,果期约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980m的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南部。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主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川明参
- 刺蒺藜
- 打破碗花花
- 荷莲豆菜
- 水稻清乳汁
- 樱草根
- 剑叶紫金牛
- 荷花
- 鳝鱼骨
- 牛舌草
- 野葡萄根
- 金橘露
- 狸骨
- 南天竹叶
- 黑老虎
- 吐烟花
- 匐地龙
- 虫莲
- 野丁香
- 豆黄
- 小朴松实
- 大尾摇
- 金线鱼
- 黑萼棘豆
- 野梨枝叶
- 鹰骨
- 小石仙桃
- 对叶榕
- 马蔺
- 鸡蛋壳
- 桑白皮
- 薄荷露
- 叶子花
- 葡萄根
- 八月炸
- 大叶藜
- 盘羊睾丸
- 飞扬草
- 香排草
- 三角泡
- 藏羚角
- 松花粉
- 檫树
- 尖连蕊茶根
- 棉籽
- 鸭儿芹根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夜交藤
- 紫贝
- 白菖
- 黍根
- 鳕鱼鳔
- 绵毛马兜铃
- 百灵草
- 钓杆柴
- 跌打老
- 大细辛
- 广藿香
- 茜草根
- 直杆蓝桉叶
- 益智
- 白常山
- 象牙草
- 绣球防风
- 叶象花
- 石串莲
- 红背叶
- 鹈鹕油
- 向日葵子
- 九节风
- 肥猪苗
- 八仙花
- 松下兰
- 红楤木
- 云南油杉
- 雅丽千金藤
- 全毛悬钩子
- 硬骨凌霄
- 地涩涩
- 秀丽野海棠
- 麝香
- 白果叶
- 盘龙参
- 刺瓜
- 岩酸
- 松树梢
- 下草
- 翠羽草
- 高山黄华根
- 月见草油
- 花拐藤根
- 黑沙蒿根
- 黑面叶
- 毛风藤
- 向日葵根
- 水罗伞
- 海州常山
- 青叶丹
- 楹树
- 婆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