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骨
《*辞典》:狸骨
拼音注音
Lí Gǔ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猫科动物豹猫的骨。
性味
①《别录》:"味甘,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
除风湿,开郁结,杀虫。治关节疼痛,游风,噎膈,疳疾,瘰疬,痔瘘,恶疮。
①《别录》:"毒气皮中淫跃如针刺者,心腹痛走无常处,及鼠瘘恶疮。头骨尤良。"
②《药性论》:"头骨炒末,治噎病不通饮食。"
③孟诜:"食野鸟肉中毒,烧灰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游风,恶疮。"
⑤《纲目》:"杀虫,治疳,瘰疬。"
⑥《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治关节疼痛,镇心安眠,疗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入丸、散。外用:烧灰敷。
复方
①治瘰疬:狸头一枚。炙,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②治痔及瘘疮:狸骨,炙,和麝香、雄黄为丸服。(《孟诜方》)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狸之与猫,同类异种,以性温散,故其骨炙灰,善开阴邪郁结之气,鼠瘘寒热,为之专药。《千金》以内治游风,苏颂作臛治鼠瘘,元化取头骨,《千金》用阴茎,总取攻毒破结之义。"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狸骨
拼音注音
Lí Gǔ
英文名
Leopard cat bone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1.《本草图经》:狸骨及肉,《神农本草经》不载所出州士,今处处有之。其类甚多,以虎斑文者堪用,猫斑者不佳,皆当用头骨。2.《纲目》:狸骨、猫骨,性相近,可通用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猫科动物豹猫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lis bengalensis Kerr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猎捕,宰杀后,剥皮,剖腹,剔出骨骼,阴干。
原形态
豹猫,外形似家猫。体长40-65cm,体重2-3kg头圆耳小。尾粗长,长度为20-40cm。体背为浅黄色或灰黄以。从头至肩、背部有明显的4条棕黑色纵纹,中间有2条直至尾基部。肩及体侧都棕黑色的斑点,腰和臀部的斑点较小,四肢下侧也有小黑斑;尾较粗,有黑色斑点和半环,尾尖端棕色或黑色。生活于北方之个体较生活于南方的大,毛色较浅。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丘陵而多树丛之处。荒野灌丛也可见。夜行性生活为主,无固定巢穴。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偶食果实,或入山村窃家禽。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开郁结;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心腹刺痛;噎膈;疳疾;瘰疬;肠风下血;痔瘘;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每次15-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烧灰敷。
注意
孕妇禁服。
复方
①治瘰疬:狸头一枚。炙,捣筛,饮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②治痔及瘘疮:狸骨,炙,和麝香、雄黄为丸服。(《孟诜方》)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补中益气。以肉治游风,苏颂作腿治鼠瘘,元化取头骨,用阴茎,总取攻毒破结之义。2.《蜀本草》:疗鼠瘘。3.《日华子本草》:治游风。4.《本经逢原》:狸之与猫,同类异种,以性温散,故其骨炙灰,善开阴邪郁结之气,鼠瘘寒热,为之专药。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苦檀叶
- 苦良姜
- 看麦娘
- 苦木
- 柳树寄生
- 苦地胆根
- 梨果榕
- 梨枝
- 苦楝皮
- 苦甘草
- 苦菜
- 苦蘵果实
- 六叶龙胆
- 六月寒
- 长节耳草
- 栗叶
- 空心苋
- 苦地丁
- 丽江山慈菇
- 三尖杉根
- 苦菜花子
- 两色鳞毛蕨
- 林背子
- 开口箭
- 柳枝
- 栗柄金粉蕨
- 灵芝
- 苦竹笋
- 凉粉草
- 雪猪骨
- 空心泡
- 乱角莲
- 空心莲子草
- 丽子藤
- 丽江青木香
- 乱草
- 凉薯
- 棵麻
- 棱子芹
- 苦竹茹
- 苦连翘
- 栗子
- 两头尖
- 临时救
- 空青
- 苦葵鸦葱
- 两栖蓼
- 林荫千里光
- 空心木
- 苦楝菌
- 冷蕨
- 空心柳
- 柳花
- 灵猫香
- 苦荬菜
- 两面青
- 梁王茶
- 亮菌
- 林檎
- 炉甘石
- 庐山石韦
- 空柄假牛肝
- 葛叶
- 海萝
- 金樱根
- 猪脑
- 黄接骨丹
- 土附子
- 小金钱草
- 蜂蝇
- 偏花黄芩
- 鱼鳖金星
- 胖儿草
- 伤寒草
- 掐不齐
- 河豚子
- 乌桕木根皮
- 双肾藤
- 西藏马先蒿
- 实葫芦
- 丁香油
- 鸡肾草
- 狗胆
- 酒饼叶
- 芫荽茎
- 防风花
- 鳖甲胶
- 浆水
- 绿萼梅
- 罗汉松根皮
- 紫八宝
- 刺齿凤尾蕨
- 野灯草
- 卷柏
- 野罂粟壳
- 鸡卵草
- 珊瑚冬青
- 藏茄
- 脆骨风
- 无患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