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葡萄叶
《中华本草》:毛葡萄叶
拼音注音
Máo Pú Tɑo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Vitis quinguangularis Rehd.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V.pentagona Dielset Gilg]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
毛葡萄 木质藤本,长达8m。幼枝、叶柄和花序轴密被白色或褐色蛛丝状柔毛,老枝紫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7cm;叶片卵形或五角状卵形,不分裂或具不明显的3-5角棱以至3-5裂,长8-15cm,宽6-10cm,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微波状牙齿,上面绿色,初被柔毛,后变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灰棕色绒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长8-11cm,稀达16cm,与叶对生,分枝近平展;花小,淡黄绿色,具细梗,无毛;花萼不明显;花瓣5,长约1.8mm,先端粘合成帽状脱落;雄蕊5-6,与花瓣对生;子房埋于花盘中。浆果球形,熟时黑紫色,直径6-8mm。种子三角形,长约4mm,背部扁圆,腹部有两角棱。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灌丛及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
微酸;苦;平
功能主治
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未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姜花
- 罗望子叶黄檀
- 翼核果
- 踏膀药
- 血余
- 水枇杷
- 炉甘果
- 三品一枝花
- 鸬鹚涎
- 革耳
- 牛眼珠
- 黑豆衣
- 十两叶
- 栗毛球
- 江珧柱
- 鹿蹄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红花山牵牛
- 铁线莲
- 大叶楠
- 茅草叶
- 槐叶
- 竹蠹虫
- 虎睛
- 轮叶八宝
- 畲山羊奶子
- 广金钱草
- 钮子瓜
- 野马蹄草
- 肥荚红豆
- 头花杜鹃
- 栝楼皮
- 鸡翮羽
- 骆驼蹄瓣
- 大火草根
- 红皮
- 一匹草
- 岩陀
- 异木患
- 鸢脑髓
- 麝肉
- 蟋蟀
- 蔓荆子叶
- 鹿角芦荟
- 山里红
- 苡芭菊
- 金腰子
- 旋复花
- 大一箭球
- 仙人杖
- 冬青叶
- 芭茅果
- 铜锤草
- 博落回
- 九龙藤叶
- 胆汁
- 鲜黄连
- 橘白
- 山姜花
- 滇苦菜
- 鹅掌上黄皮
- 荷花
- 糜穰
- 土党参
- 小米口袋
- 柘树果实
- 粗叶耳草
- 雉尾
- 川山橙果
- 金腰带
- 牛奶浆草
- 耳水苋
- 野厚朴花
- 佩兰
- 金露梅
- 紫金牛根
- 鹅内金
- 薄荷脑
- 柴厚朴
- 浮小麦
- 剑皮树菌
- 锯齿王
- 芒叶小米草
- 苦葛花
- 水蔓青
- 菊花叶
- 双参
- 山萝卜
- 硼砂
- 牛耳枫根
- 向日葵
- 珍珠梅
- 制何首乌
- 野芭蕉
- 兴安薄荷
- 冲天果
- 竹叶兰
- 龙常草
- 片鸡尾草
- 鹌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