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果
《中华本草》:炉甘果
拼音注音
Lú Gān Guǒ
别名
罗庚梅、角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叶刺篱木的幼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courtia rukam Zoll.et Moritz.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未成熟果实,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大叶刺篱木 乔木,高5-15m。幼枝被短柔毛,皮孔圆形,明显。叶互生;叶柄长6-8mm;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侧脉5-12对,下面明显,小脉平行。总状花序腋生,长4-10mm,被短柔毛,花少数;花淡黄绿色,无花瓣;萼片4-5,长约1.5mm,两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约25,插生在肉质的花盘内,花盘8裂;雌花花盘肉质,8裂,子房圆球形,有不完全的6室,每侧膜胎座上有胚珠2颗,花柱6枚,分离,浆果圆球形,直径1-2cm,先端有宿存花柱。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止泻痢。主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捣汁。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罗汉果根
- 木黄连
- 李核仁
- 梅花刺根
- 柳叶菜根
- 棉籽
- 栗荴
- 毛木树皮
- 毛枝鱼藤
- 狼膏
- 六棱菊
- 凉山虫草
- 绵毛娃儿藤
- 木鳖根
- 毛叶轮环藤
- 毛柄锦香草
- 毛贯众
- 簝叶竹根
- 满山红根
- 亮光菜
- 牡狗阴茎
- 猫耳朵草
- 猫腿姑
- 木芙蓉根
- 鳞始蕨
- 鹿耳翎
- 龙葵
- 雷五加
- 雷五加叶
- 骆驼蓬
- 鹿葱
- 轮叶铃子香
- 鹿角芦荟
- 鸬鹚涎
- 鸬鹚骨
- 龙舌箭
- 龙舌草
- 买麻藤
- 田螺壳
- 芒花
- 败酱
- 李子
- 绵藤
- 了哥利
- 木蹄
- 母丁香
- 木椒根
- 柳叶蒿
- 兰屿肉豆蔻
- 糜穰
- 美登木
- 木蜡树根
- 毛笋
- 罗伞草
- 细叶桉叶
- 卷丹
- 鄂报春
- 黑面叶
- 大树三台
- 淡竹叶
- 四叶参
- 矩圆石韦
- 白兰花
- 马牙半支
- 胡颓子根
- 爵床
- 梨果榕
- 荆芥
- 蝈蝈
- 尖头蚱蜢
- 哈士蟆
- 狗脚草根
- 安息香
- 滇地黄连
- 竹卷心
- 狐心
- 乌饭树
- 树锦鸡儿
- 四叶细辛
- 细葛缕子
- 毛瓣绿绒蒿
- 诃子核
- 细叶卷柏
- 单面针
- 剑皮树菌
- 莲座蓟
- 扭肚藤
- 狗尾草
- 香根芹
- 獭胆
- 麦角
- 茉莉花
- 柠条花
- 南天竹叶
- 南瓜子
- 蘼芜
- 柠檬叶
- 南瓜根
- 囊距翠雀
- 马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