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草
《中华本草》:胃寒草
拼音注音
Wèi Hán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冷哎尔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 [P.songoricum auct. Non G. Do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除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颈粗壮,残留有枯萎叶鞘纤维;根圆柱形,下部分枝,径2-3cm,暗褐色。茎有纵长条纹,无毛,上部稍有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柄基扩展成鞘;叶片轮廓为三角形,三至四回三出式全裂,末回裂片线形;茎中部叶简化,较小,有短柄;上部叶退化,仅有披针形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5-15cm;总苞片3-7,不等长;伞辐15-25,不等长,花期开展,果期收拢;小伞形花序梗不等长;小总苞片5-13;萼齿三角形;花瓣淡黄色,先端微凹,有内曲的小舌片;花柱在果期向下反折。果实椭圆形,果棱线形,侧棱增宽呈翅状,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700m的山地灌丛和草坡的。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主寒感冒;咳嗽;胃寒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莲须
- 五角枫根
- 小被单草
- 牛嗓管
- 木瓜
- 鬼目
- 桔梗
- 麦撇花藤
- 春尖油
- 蛴螬
- 虎尾兰根
- 地柏树
- 曼陀罗根
- 鹿角胶
- 红川乌
- 指甲花叶
- 漏斗瓶蕨
- 毛叶西香罗勒
- 榔榆茎
- 大过路黄
- 矮叶书带蕨
- 假酸浆
- 龙爪叶
- 鸡血七
- 石刷把
- 小蓑衣藤
- 圆叶乌头
- 叶下花
- 圆节山蚂蝗
- 天文草
- 鹩哥舌
- 岩五加
- 九节菖蒲
- 野灯草
- 梅花刺果
- 牛尾参
- 心胆草
- 溪黄草
- 小画眉草
- 咸酸蔃
- 小虎耳草
- 新疆木通
- 向日葵根
- 细叶桉果
- 细叶野牡丹
- 小蓟
- 石仙桃
- 小盘木
- 细叶藤柑
- 小茅香
- 斜叶榕叶
- 小白蜡条
- 玄明粉
- 小蕨鸡
- 细穗石松
- 小酒瓶花
- 喜树皮
- 小金樱子
- 小蕨萁
- 小血藤
- 小青
- 苋
- 夏枯草
- 小茄
- 苋菜
- 向日葵花
- 旋花根
- 小猪鬃七
- 孝扇草根
- 小狗脊
- 蘘荷子
- 白鹤灵芝
- 十三年花
- 狭果茶藨
- 腺毛金星蕨
- 狭叶香茶菜
- 苋实
- 续随子叶
- 星蕨
- 新疆香堇
- 小花鸢尾根
- 肖鸢尾根
- 响铃草
- 小黑菇
- 纤冠藤
- 小蓝花地丁
- 小石韦
- 咸虾花
- 小红花
- 小鱼仙草
- 星星草
- 小蒜
- 小金发藓
- 响叶杨
- 细叶香桂
- 小米口袋
- 心叶党参
- 狭眼凤尾蕨
- 小草
- 向日葵花托